
3月23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会上介绍了《关于我市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及全年促消费活动安排。劳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海将推出15项措施,以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实现稳增长、促消费。据了解,2023全年促消费活动从2月起贯穿全年,届时,上海将举办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和6大主题消费季活动。
举办第四届“五五购物节”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2023全年促消费活动从2月起贯穿全年,举办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和6大主题消费季活动。其中,国资国企系统举办“国潮四季、美好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联动一批重点展会、赛事、演出,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展会,周周有场景”。
举办6个主题消费季。分别是“迎春消费季”“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旅游季”“拥抱进博首发季”“网络购物狂欢季”和“跨年迎新购物季”。
第四届“五五购物节”联合商务部“国际消费季”共同启动。联动“购物”“文旅”“美食”“赛事”“展览”五大领域,贯穿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端午节等节日,涵盖4月下旬至6月底。
据悉,第四届“五五购物节”将聚焦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四大经济以及新型消费、服务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等四大消费,构建“2+12+16+X”活动框架。目前第四届“五五购物节”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具体情况将择期全面发布。
发展首发经济和品牌经济
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介绍,《若干措施》重点围绕“全年消费节庆”“四大经济”“四大消费”“提升商业空间品质”和“优化消费市场环境”等五个方面,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稳增长,促消费,提出15项措施。
主要包括:
一是办好全年消费节庆活动。以“全年乐享全民盛惠”为主题,前挪后拓,首次在全市部署开展覆盖全年的促消费活动,即全力办好“五五购物节”并组织开展六大主题消费季的活动。
二是支持发展四大经济。“四个经济”即首发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和直播经济,这是“上海购物”品牌和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的亮点特色,也是持续推进消费供给提质升级的重要抓手。
在发展首发经济方面,去年上海新设各类首店1073家,数量稳居全国第一。今年,上海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首发经济提质升级,对当年在沪新开设的高能级首店、旗舰店,以及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全球首发、首秀、首展活动的国际品牌和引领性本土品牌纳入本市消费市场创新支持政策范围。
发展品牌经济方面,上海正在加快打造国际品牌集聚地和国货老字号、新品牌策源地,222个老字号品牌覆盖多个行业,天猫2022年新品牌创业地图显示,1600个头部新品牌中有348个来自上海。上海将发挥各类总部经济政策叠加效应,聚集培育一批国内外品牌总部,支持在沪国际消费品品牌企业提升总部能级。支持浦东新区实施“全球消费品牌集聚计划”。指导行业协会设立商业创新奖,鼓励消费市场创新发展。支持网络新品牌进商圈、进商场,孵化线下实体首店。用好老字号创新发展政策,建设上海老字号品牌馆二期,打造第六届进博会上海品牌馆。
此外,上海将加快构建1+15+X夜间经济整体布局,打造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30个水岸夜生活好去处,塑造24小时活力城市。下一步上海将出台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加快建设 “上海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构建政企协共管共治夜间经济发展新模式。
发展直播经济。去年上海认定了首批12家上海市直播电商基地主题,经第三方测算2022年上海直播电商交易额超1800亿元。下一步上海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直播电商高地,鼓励电商平台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领域先行先试,提供更丰富的消费内容与场景。支持电商平台建设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网络首发平台。鼓励电商平台、直播基地等推出直播促销活动。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管理。
推动新型消费等四大消费
上海将推动发展四大消费。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四大消费”,即新型消费、服务消费、汽车消费、绿色消费,这是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通过制定针对性政策,大力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提升新型消费。上海将依托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支持商业企业结合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加快产品研发创新,丰富应用场景。支持浦东新区、黄浦区、静安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提升服务消费。服务消费主要包括文旅消费、体育消费、餐饮消费和健康消费。其中,文旅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上海将全力推动疫情后文旅消费市场创新扩容,实施 “大博物馆计划”“大美术馆计划”“社会大美育计划”,提升“一江一河游览”、“海派城市考古”、“建筑可阅读”等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扩大体育消费,恢复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开展“你运动 我补贴”体育消费券公益配送活动。餐饮消费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上海将聚焦打造国际美食之都,打响“上海味道”餐饮品牌,打造一批知名美食商圈,举办第四届环球美食节。
提升汽车消费。下一步上海将落实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续实施新能源车置换补贴,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和进一步推广使用新能源车。增强浦东新区汽车流通领域的全球营运管理、全球贸易结算、全球分拨配送等功能,实现进口新车型与海外同步发售。
提升绿色消费。上海将进一步扩大绿色低碳消费产品有效供给,支持大型商场创建国家绿色商场,培育一批商贸流通绿色主体。打造一批绿色餐厅。继续实施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对消费者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等个人消费给予支付额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
提升商业空间品质
据介绍,《上海市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明确上海将构建“多中心、多层级、网络化”的“4+X+2”商业体系。《若干措施》聚焦高端,支持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和国际消费窗口建设,加快商业设施城市更新和地标性商业项目建设。聚焦社区,提升15分钟便民生活圈品质,对复合条件的郊区新城社区商业项目和乡村物流配送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设施设备和软件投资额50%的补助,补助总额分别不超过200万元和300万元。
同时,上海还将聚焦优化消费环境,使消费者获得感强愿消费。上海将进一步创新完善南京路步行街等商圈商街的治理机制。放大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的溢出带动效应,打造互动性更强、社交功能更完善的“展会+消费”平台。深化长三角联动促消费,联动江浙皖等地发挥各自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助力长三角产品和品牌联动推广。
头图: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