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酵糖蒜汁、镜像沙拉、冻干萃取茶粉......伴随时代发展,传统中华美食文化中的“硬科技”基因快速觉醒,国内餐饮品牌开始愈加关注原创力、关注科学性。8月23日,黑珍珠餐厅指南“2023食见先锋大会”在北京召开,众多独树一帜的餐饮品牌以及国内外主厨大咖参与交流,一批引领行业原创潮流的烹饪科技成果也集中展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位于北京南新仓的美·大董海参店总是在上菜前先诵诗一首,这道大众点评上的高赞菜品“江雪糖醋小排”,灵感源自柳宗元的《江雪》,摆盘吸纳八大山人绘画里的留白手法,上桌就像是给客人展开一幅写意“水墨画”。
大董大师傅董振祥认为,“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中餐的原创将更具有世界性”。在他的带领下,南新仓店连续两年获得黑珍珠三钻认可,独创的中国“意境菜”将中国文化与现代表达相结合,赋予了传统京菜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历史上,中国有许多首创技艺和味道,比如蒸、炒。“现代原创的目标更是制造新的传统,比如在传统中餐基础上首次进行的改进、完善、延展和变化”。凭借40年的技艺沉淀,淮扬菜非遗传承人周晓燕大师在大会上给出了自己对“中餐原创”的理解。他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从不同菜系、不同国家的烹饪中借鉴好的技术、理念,强化创新能力,“才能创造出具有中餐鲜明特色的新产品,创造出世界人们都喜欢的中国菜”。
在成都黑珍珠一钻餐厅银芭1986的后厨,每过2天,就会有一筐筐干豌豆整整齐齐摆放在桌上,等待被量化发酵、制成“耙豌豆”成品。耙豌豆是风味灵魂,在传统川菜中应用广泛。以量化发酵取代自然发酵,相比过往,可谓是时代性的理念创新,其背后也展现日新月异的川菜产业。
广州黑珍珠二钻餐厅跃·Yuè现代粤菜料理的陈晓东,以汤、冰、火、油、汽、味、粥、水等八种“焯”法为例,展示以食材为本的“加热”新技艺;好酒好蔡从科技的角度切入,打造汽泡茶、冻干萃取茶粉等一些列适合现代餐厅场景的中国茶产品.....
食见先锋大会期间,黑珍珠餐厅指南负责人唐燕透露,黑珍珠搭建的知识分享体系计划在2023年覆盖135多个城市,惠及3万多人次,让热爱美食的人都能通过线上获得前沿、专业的行业信息,以“知识桥梁”激发整个行业的“原创活力”。
头图为菜品“江雪糖醋小排”。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