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上海打造一款千亿级医药产品?生物医药产业周专家各抒己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3-10-17 17:37

摘要: 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进入第二天。

为期5天的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正在火热进行中。目前,生物医药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当下,上海正发力向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起冲击。在本届产业周上,来自国内顶尖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上海如何打造千亿级医药产品,展开精彩讨论。


复星国际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启宇在交流中提出:“今年全球销量最好的药卖了2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医药正快速发展,我们要争取在几年内打造出一款千亿元人民币的产品,上海是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聚集地,我希望这款产品诞生在上海。”


如何打造一款千亿级医药产品?不少专家都提出需要政策扶持。百济神州全球总裁、首席运营官吴晓滨认为,上海可以在政策支持方面再下功夫,“对药企来说,资金和政策都很重要,但我认为放在首位的还是政策。”吴晓滨认为,上海可以在某些方面先行先试,“比如利用上海的自贸区,快速引进包括人才在内的国际先进成果,就像当年改革开放的时候先在深圳试点,我觉得上海可以做生物制药领域的政策先行区。”


陈启宇也表示,产业政策支持的空间还可以更大,“下一个像新冠mRNA疫苗这样重量级产品能否诞生在上海呢?这中间的差距还很大。”


在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看来,医药创新就是从模仿、跟随到引领。易方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昆也表示:“先引进来,再走出去很重要,就像我们先引进电车特斯拉,再制造自己的高端电车,找到生物医药界的‘特斯拉’,再打造属于自己的千亿产品。”鲁白还提到,高等院校的成果转化关键在于知识产权保护、良好的项目管理、畅通的走向产业界的渠道,以及耐心的早期投资。


鲁白强调,队列研究是不断产生源头创新的地方,这件事在上海做,比在任何地方做都有利。“上海聚集了一批专业的研究型医生和从全国来的各类型病人,在寻找入组者方面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会更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要在瞬息万变的生物医药市场打造一款千亿级产品,中国老牌药企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认为,此产品一定是广谱产品,“比如司美格鲁肽,其主要适应证就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此外,还涉及商业路径、团队打造、跨国销售等问题,这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问题,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他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周的概念如果再扩大,就是大健康产业周,它不仅有医药,还包括跟健康相关的一切产业,“可能明后年我们就改名叫扬子江健康产业,药业只是健康产业的一部分。”


头图来源产业周组委会




责任编辑:罗菁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

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即...

2023“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决赛...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