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中国不变,选择浦东不变!跨国公司高管们这样推介浦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3-11-06 17:26

摘要: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从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消费中心、营商环境、智能制造等五个方面,以第三方专业化视角向世界推介浦东。

11月6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打造引领区卓越营商环境,推动浦东高水平对外开放”分论坛举办,并首次邀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从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消费中心、营商环境、智能制造等五个方面,以第三方专业化视角向世界推介浦东。


打造世界级“科创会客厅”


产学研成果转化离市场有多远?金融能服务好创新和实体经济吗?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是一剂良药吗?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合伙人黄佳分享了浦东如何破题新科创,成为世界级“科创会客厅”。


“我们欣喜地看到,浦东已经实现了由学术机构自由探索的‘小科学’,到由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联合协同创新的‘大科学’两种研究范式的转换。”黄佳分享。一方面,浦东新区目前已建成和正在布局的大科学设施达到14个、占全市70%,并集聚了李政道研究所、复旦张江研究院等高能级研发机构;另一方面,浦东的外资研发中心已超过250家、约占全市50%,拥有各类孵化器超过180家、在孵企业超过4000家。


而科创成果从早期研发到成果落地转化,也离不开资金支持,国有资本该如何平衡市场化和政府导向?浦东以浦东科创母基金、引领区基金、浦东天使基金三大基金为主体的国资创投框架来破题,既打通了从科技需要到科技创造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让科创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快速成长。浦东目前5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浦东国资参与投资的有19家,占比达36.54%。


新政策“试验田”助力高质量发展


432家跨国企业为什么选择将地区总部落户浦东?“如果把成长企业的发展之路比作一场长跑的话,最重要的是确保2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长跑。”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表示,浦东前瞻性的政策和产业规划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来,一直是新政策、新规划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率先发布中国首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数十个开放领域落地一批全国首创外资项目;率先探索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累计开立自由贸易账户14万个;率先开展“证照分离”“照后减证”“一业一证”改革,已在31个行业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5000多张,不断便利市场准入……无数个第一体现了浦东对市场脉搏前瞻性的感知能力。下一步,浦东还将启动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扩大电子商务领域对外开放,打造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高地。


在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中,安永建立了独资的职业培训机构;在浦东持续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过程中,安永首个创新中心落地。“不知不觉,我们提前2年实现了2010年落地浦东时制定的第一期战略发展目标。”毕舜杰热情邀请全球企业,“想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确定地奔跑的话就选择浦东吧!”


“浦东速度”展现优质营商环境


从首次考察到签约,仅用时4个月,世邦魏理仕就帮助弗吉亚在临港完成了2万平方米的厂房选址。世邦魏理仕中国区产业地产负责人孙洁表示,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效率,不仅得益于临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高度集聚,浦东为企业提供的就地配套、人才落户安居等方面的高效服务也是重要的促成因素。


“浦东速度”来自于优质的营商环境。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特斯拉速度”,从开工到开业仅用16个月的“山姆速度”,在浦东并非个例。


“‘浦东速度’的标签已经形成,德勤勤跃的成立便是改革的受益者。”德勤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华东区主管合伙人卢莹介绍,企业设立通常需要1个月的时间,而为了尽快开始业务经营,在浦东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德勤勤跃仅用2周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申请,顺利拿到营业执照。


未来,浦东还将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示范样板,对标世行“宜商环境”评估体系,在行政审批等硬性指标的提速之外,提升“软服务”的质量,优化政务服务,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健全法治保障,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头图为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分论坛现场。于玘珺 摄影

摄 影:于玘珺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进博观察|汽车展区纯电、氢能新品...

多家国际时尚品牌亮相进博会,展品...

新品爆款|浓浓中国元素!乐高集团...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