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再提高”“小微企业个体户税费优惠延长”“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政策帮扶”……今年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项目多、涉及领域广、适用主体差异大,上海税务部门如何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日前,笔者自上海税务部门获悉,上海税务部门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和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不断优化精准推送机制,深化政策宣传辅导,今年以来,已分批次开展精准推送超过1367万户次。
大数据精准画像,“政策找人”即时达
政策找人,关键在于找得准。上海税务部门根据企业不同行业、地域、类型等信息,运用税收大数据为“政策找人”装上“慧眼”。
在松江,税务部门依托“数据+规则”理念,构建G60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充分挖掘科创企业各发展阶段特点,按照初创、成长、成熟三个阶段细分推送对象,并结合内外部数据,动态调整指标阈值,为企业提供更为精细化的特色服务。
上海锐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肖芳在线上办税的过程中,收到了税务部门推送来的“政策速递”。“点开消息后,我们得知部分集成电路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了。”肖芳说,“科技创新方面的税收政策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扣除比例提高后今年我们可以多扣除380万元,研发资金压力大幅缓解。”
除了广大企业,自然人也是税务部门服务的重点。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后,上海税务部门筛选比对“精准推送”目标群体,第一时间为市民送上优惠“礼包”。
“新政惠及的主要是‘上有老下有小’一族,学校有超一半的职工可以享受到政策红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财务处牛兵说,“看到税务部门推送过来的信息,我们不仅及时知晓了‘新鲜出炉’好消息,也对政策内容和操作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
组合式推送政策,“红利”享受更省心
为有效提高政策推送精准度,上海税务部门深耕税收精细服务领域,采取事前告知、事中提醒、事后跟踪的方式,促进税费红利“高效兑现”。
被政策“主动找到”的还有上海市奉贤区汐茉饮品店。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筛选定位到企业符合退役士兵创业就业有关政策但未享受,便第一时间组织税费服务团队上门送策,解答了负责人关于退役军人政策的操作问题,并送上了另外两条优惠政策,为小店减负添力。
“奉贤区的中小企业数量比较大,我们创新应用智慧前置仓系统,定位筛选出应享未享、错误享受的企业,进而有序组建专家团队,主动提供政策上门辅导服务,全力保障延续性税惠政策的便利尽享。”奉贤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科长祝丽艺表示。
在触达方式上,上海税务部门紧贴纳税人、缴费人使用习惯,通过电子税务局、“随申办”APP等,线上多渠道开展政策精准推送,确保纳税人懂政策、会申报。
长宁区税务局聚焦个体工商户,推出了“税小宁”智能AI语音外呼服务。该平台通过编制语言模型,实现政策变化点精准推送和多政策套餐打包,有效减少对纳税人的打扰,税费服务体验感更佳。
除了线上渠道,上海税务部门充分发挥部门间协调联动的优势,以更丰富的触达形式为纳税人提供清晰、直观、通俗的政策解读。黄浦区税务局与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对接,联合举办“税费优惠政策专场培训”,特邀“中小企业网格化服务专员”参与,制作税惠政策“码”上直达宣传卡,将最新税费优惠政策整合形成二维码,纳税人、缴费人一扫即知、“码”上知道。
“我们服务专员直接对接中小企业,税务培训辅导很实用,有利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将税费优惠政策和办税渠道直接输送给小微主体,这样的‘一站式’服务最受中小企业欢迎。”黄浦区中小企业服务专员马昊卿说。
头图来源:上海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