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录|快递“春节不打烊”为何引争议?专家:价格体系更应该向一线快递小哥倾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4-01-10 18:09

摘要: 近日,申通快递宣布2024年“春节不打烊”项目正式启动,这原本是快递春节前的一个常规动作,却引起了争论。

近日,申通快递宣布2024年“春节不打烊”项目正式启动,这原本是快递春节前的一个常规动作,却引起了争论。记者注意到,在这一官宣视频下,很多从业者在后台留言,直言“不打烊”的举措“形式多于内容”,而且缺少基本的人性关怀。


春节不打烊已成快递企业“标配”


每当春节临近,各大快递巨头均会发布春节期间不打烊的公告。不过,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往年真正做到不打烊的大多为邮政、顺丰、京东等直营快递企业,而通达系快递加盟制网络大多选择暂缓或者暂停收派件。


但从2020年春节期间开始,春节不打烊真正成为了快递企业的“标配”。“通达系、极兔春节不打烊是2020年开始,正赶上当时的新冠,在此之前不打烊是邮政、京东、顺丰的工作,加盟制快递企业一到年底就放假。”一名曾在德邦工作过的快递从业者告诉记者。


他坦言,春节不打烊是给用户最大的福利,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消费习惯,很多东西都是需要物流来提供给消费者,所以一旦快递停运的话,大家的日常生活就会出现比较大的影响。而且快递不打烊对于大多数的商户来说也是好事,这是因为春节是大家日常消费的旺季,由于有了更多的时间,往往可以更好地进行消费。“所以快递不打烊就让消费成为了更加容易的事情,所以对于商户和用户来说都是好事。”他说。


与此同时,随着快递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加之对电商的高度依赖,恰逢春节这个比拼节点,快递企业谁也不敢松懈。


从业者认为企业欠缺诚意


快递业“春节不打烊”,从本质上看是坚持快递业服务民生的特质。可以说,服务质量已成为各快递企业的核心竞争点。只不过,这背后还有一个现实问题:企业是要承担社会责任,但也要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和承受能力而定。


一名熟悉的快递网点负责人向记者发来消息,称快递员听说“不打烊”,负面情绪很大,个别员工在工作群表示,今年快递企业官宣不打烊有些为时尚早,并没有顾及从业者的感触,欠缺诚意。


据了解,邮政、京东、顺丰等直营快递企业春节一般采用轮休制,员工都有社保、过节费等福利,而加盟制企业网点都是承包商,属于自负盈亏,春节值班员工的福利并不统一。


而今年加盟制快递行业的派费已经降到历史最低点,价格战让加盟商苦不堪言,遏制“以罚代管”的制度也并没有落到实处,综合因素在一起,导致快递员对“春节不打烊”产生了负面情绪。


有快递小哥直言,“我去年就是想春节多赚点,年三十到初四都在派送,本来那几天包裹就不多,结果电话打过去基本没人收件大部分就不接,接了也会被各种抱怨和痛斥。结果薪资发下来我多赚了264元,就这对比了一下我们公司17个过年不回正常加班的,我拿的还算可以了。”在快递小哥看来,一年到头辛苦奔波,就指望过年歇两天,和家人团聚。这时加班,如果待遇跟不上,还要忍受因延时等带来的投诉,算算账不如先不干。


专家:价格体系更应该向一线倾斜


不可否认的是,自2020年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确实改善了消费者的服务体验。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表示,“春节不打烊”已经成为多数快递企业服务能力竞争的标签,促进了行业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人情关怀的提升。


不过,快递企业也要考虑网点成本承压问题。这要求行业需要建立起合理的分担机制,特别是快递企业应着眼长远、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向基层一线传导压力。他指出,对于特定时段的成本增加,多数快递企业考虑到稳定市场的因素,不敢提价,但也会限制一线从业者收入提升的空间。


杨达卿建议,对于整个快递产业来说,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价格体系。行业应在长期发展中逐步推动服务细化和品质分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高品质高时效的可以适当提价、低时效的要稳价、技术赋能的要降价,从而改变‘一抹平’的低价主导竞争格局,形成消费者满意、从业者受益的良性循环。”


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来说,则更应该向一线快递小哥倾斜,从体制机制上让这些涨价的费用更多地给到快递小哥,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在他看来,“春节不打烊”既需要回归生意的本质,形成可持续的自我生存能力,又要兼顾员工“回家过年”的伦理诉求,才能长久下去。


头图为沪上某快递网点日常忙碌景象。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影

摄 影:颜筱依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固定线路、专人押运……上海地铁运...

京津冀强降雨致“快递被冲走”引关...

快递“隐私面单”实施三个月,快递...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