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时评|春节市场年味“翻新”激活消费潜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赟 发布时间:2024-02-04 12:56

摘要: 透过忙碌、活力充沛的申城市场,我们看到春节消费折射出经济市场的一片“热潮”。

龙年新春日益临近,春节消费渐入高潮。线下,各地年夜饭预订火爆,家政服务迎来预订高峰,花卉市场升温;线上,龙年商品搜索量同比暴增,各大电商平台年货节火热开卖……人民群众购买热情高涨,一片红火间,春节消费市场年味不断“翻新”,引领中国经济在新一年的火热开局。


年货消费从“求形”转变为“求质”,内容更加包罗万象。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中国人记忆里的年味儿,是从办年货开始的。喧嚣的市集上,街头巷尾布满“中国红”,人们逛摊、赏玩,喜笑颜开购置年货,年味浓郁热烈。从窗花、桃符、屠苏酒等“传统年货”,到非遗产品、杂技表演、年画商品等“花式年货”,再到智能化的“电子年货”,年货品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家平台不约而同增加了“年货直播”板块,市民足不出户也可以“身临其境”、线上选购,从传统市场、年货大集再到社交媒体、电商平台,年货的购买方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各大商圈“绞尽脑汁”拉满节日氛围,迎合消费者日渐“挑剔”的审美需求。漫步申城街头,以“龙”为主题元素的美陈造景和装饰纷纷就位。豫园商圈的民俗艺术灯会多元呈现“龙文化”灯彩;南京西路商圈的恒隆广场将传统文化中寓意文明和生机的“龙”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张园丰盛里推出“鼓舞新春”龙年限定灯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鼓为主题;新天地商圈则呈现一个既包含“龙”年元素,又结合中国创艺手工艺美学的“龙织和弦”艺术装置……


与此同时,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场景化消费方兴未艾,为春节消费注入新鲜动能。最近每逢年节,年轻人成为逛大集的主力军,集市上的好物、美食、烟火气,无不带来新奇有趣的体验。今年春节,南京东路商圈宣布发布“元宇宙”系列活动;百联股份策划了新春音乐会、非遗市集、新春寻龙记H5游戏、沉浸式年俗体验等;中环商圈将举办春节汉服巡游;BFC外滩枫径则推出国潮音乐表演、年味游戏挑战、围炉大会。一系列主打互动式体验的新型消费频频“吸睛”,为新生代消费者呈现满满的“仪式感”。


透过忙碌、活力充沛的申城市场,我们看到春节消费折射出经济市场的一片“热潮”。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5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同比增长12.6%,增速同样排名全国重点省市首位。


当然,通过今年的春节消费我们不难发现:从商品到服务、从消费到体验,消费升级也正在年关集中展现。眼下,消费不只是单向的商品购买和使用,而是通过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商家与消费者的互动,实现消费价值的提质升级。与之相应,商家们也在顺应消费升级新趋势,以差异化的内容达成与消费者的深层次沟通。


例如,年轻消费者更追求产品背后的文化意义与自我表达,老字号、IP、国潮、新式生肖文化等都受到了他们的追捧。消费者对国风文创产品的喜爱,也给商家带来了商机,国内一家文化公司就抓住了机遇,他们独家设计印制的2000个龙年台历,推出几天就销售一空。也就是说,谁能找准新一代消费者心目中的年味,谁就能接住春节消费的巨大机遇。


这说明,激发消费活力,我们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只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下足功夫,不断挖掘新的增长点,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更好得到满足,企业才能赢得市场。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今年的春节市场上,传统消费场景与新型消费模式交织,给人们带来消费新体验,让年味更足、经济更红火。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也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提振的重要一年。满怀信心开好局,一年才会有奔头。百花齐放的年货大集,满载着热腾腾的年味,也传递着十足的希望和信心,更将为全年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责任编辑:王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京东消费观察看“流动的年货”:“...

劳动时评|春节市场年味“翻新”激...

八宝饭、熏鱼等上海特色美食订单暴...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