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续七年,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不断升级更新。2024甲辰龙年开工首日,上海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以及同步制作的方案图解英语版,增强全球企业看好上海、投资上海的信心。对于这一系列新举措,在沪外商们有何新评价,同时这又为他们带来哪些新期待?
为海外中小企业提供在华发展机遇
就在前不久,上海新认定3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7家外资研发中心,并首次认证了10家促进外商投资全球伙伴,63个新设和增资外资项目集中签约。
颁证当天,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全球合伙人毕舜杰谈到了上海的营商环境。“参会企业对中国市场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方案在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网站上线后,也获得了外商好评。”他向记者表示,即便大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更多新兴产业、细分赛道上仍有机会,“中国机遇”仍是外资企业看重的关键词。
无独有偶,中国欧盟商会上海分会主席代开乐也认为,外国企业,尤其是欧洲企业,将从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方案中找到更多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代开乐已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对于此次营商环境新方案,他希望能更直观地看到更多政策落实后的成果,并期待更多欧洲中小型企业能够对华投资、来上海发展。代开乐认为,只有提升改革创新、带来更多机遇,才能吸引更多外企投资。
“比如,德国是欧盟国家中对华投资最多的,但来华投资的德企主要是大众、宝马这样的大型企业,营商环境优化后,可以吸引更多中小型企业对华投资,同时有益于扩大外企对华投资。”他说。
“雀巢与上海渊源颇深。”雀巢集团执行副总裁、雀巢大中华大区首席执行官张西强向记者表示,1991,雀巢在上海成立办事处。多年来,受惠于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雀巢在上海不断发展壮大,“随着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7.0版的发布,我们相信,像雀巢这样的外资企业也将在中国市场上迎来更大商机。”
已在上海生活工作18年的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布鲁诺认为,吸引外企投资的另一大关键点在于人才。他设想,除了中国的人才,能否通过吸引外国人来华留学等方式引进世界各地的人才,这也将会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部分。
向外企传达“看得懂”的营商政策
与往年不同,此次发布的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在上海国际服务门户网站(english.shanghai.gov.cn)同步上线了官方英语图解。
“在沪外资企业很关心上海营商政策,”罗氏制药企业事务与传播副总裁隆伟利坦言,“之前企业要自己翻译再传给总部,难免有时不太准确。如今我们可以直接传官方版本,既快又准确。”
官方英语版本不是简单字对字的中译英。记者获悉,为了表达准确,市外办翻译团队查询了世界银行专业术语,在理解政策的前提下译成外籍人士“看得懂”的英文,把上海最新政策准确地传给外资企业。
据了解,从今年1月1日上线,不到两个月时间,包括门户网站及3个境内外社交媒体账号在内,上海国际服务门户总访问量已达到约700万。越来越多的境内外人士、企业借此了解投资上海的相关信息。
有外企高管直言,过去上海向外界介绍营商环境,更多是采用“以我为主”的形式。此次上海采用国际通行表达方式介绍政策,不仅符合外方逻辑,便于理解,也向海外释放出上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期待更好弥合区域之间政策差异
作为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最集中的城市,上海依旧是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之一。优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发布后,上海各区迅速响应,对标150项要求找差距、找目标,连日来形成了一批实施细则。
不过记者从企业反馈中也获悉,目前来看,上海市、区各级政策在落地过程中,还存在手势差异带来的“温度差异”。
举个简单的例子,外资法定代表人变更中,有的区域要求法定代表人携本人护照等材料到场,有的区域则不要求。差异化的手势给外资实际办理业务带来困扰。
保时捷中国法务合规与公共政策部门副总裁刘建龙表示,希望新的行动方案能够更好弥合区域之间的政策差异,提高制度透明度和统一性,“让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能够在上海感受到落地标准一致的营商环境,避免政策差异带来额外的营商成本”。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