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7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新闻发布会在临港中心顺利举行。会上,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及清单配套操作指南。此举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数据跨境流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首批一般数据清单包含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3个领域,涉及智能网联汽车跨国生产制造、医药临床试验和研发、基金市场研究信息共享等11个场景,划分成64个数据类别600余个字段。
其中,公募基金一般数据清单的发布,有助于金融行业在数据跨境流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清单在确保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障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力求为企业在数据跨境过程中提供清晰的政策支持和可落地的操作指引,以解决企业在跨境数据传输方面长期存在的疑惑和模糊地带,帮助企业明确界定哪些数据在满足相关管理要求下就可实现自由流动。
而生物医药领域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旨在通过数据跨境流动完善产业链政策支持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同时帮助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出海,助力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一般数据清单包括跨国生产制造、全球研发测试、全球售后服务和二手车国际贸易4个典型场景,共23个数据类和158个数据示例字段。
作为国内首份汽车数据跨境流动场景化清单,本清单明确了允许出境的具体数据字段,从具体业务场景出发,帮助企业解决数据出境过程中识别与合规的实际需求。本清单明确了汽车研发、生产、售后和贸易等环节的一般数据内容,解决了车企在全球业务布局中,实现全球产业链信息畅通分工协作,助力我国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发展。
临港新片区一般数据清单的编制,是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框架下,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场景为落点”的原则,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领域,结合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着力解决企业数据跨境流动典型场景中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坚持“一般数据清单+负面清单”相结合的工作路径,从正面入手,结合跨境场景细化至具体字段,编制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一般数据清单,同步迭代拓展更多场景、更多领域,以此为基准凝练形成场景化、精细化、可操作的字段级负面清单。坚持“放得开、管得住”的管理思路,推进数据跨境流动更大力度的开放,在确保企业操作便捷的基础上,同步做好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工作。
据介绍,后续临港新片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清单,持续更新迭代已发布的清单,并围绕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保函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信用证业务、再保险业务、航运业务等场景,陆续发布涉及更多领域的一般数据清单。在各方面实践探索相对完备时,发布出台场景化负面清单,更好服务各类主体的数据跨境需求。
头图为发布会现场。叶赟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