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月,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这是全市首个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同时也是国内首个由网信部门设立的基层服务中心。
该中心启用后,全市企业可以在此进行跨境数据政策的咨询和问题解答。同时,服务中心也将支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并探索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研究对接跨境数据流动认证机制。
打造数据跨境流动“绿色通道”
数据跨境流动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由上海市委网信办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支持成立的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即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探索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机制,帮助数据处理者高效合规地开展数据跨境流动,提供更为便利化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
服务中心位于海港大道上的创晶科技中心。据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主任丁睿介绍,目前,中心团队成员大多为90后。他们承担着两项主要职能:一是受理企业关于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咨询、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咨询,并对申报材料进行辅导;二是受理企业关于临港新片区场景化试点及一般数据清单备案咨询,并全流程跟踪辅导。
此外,服务中心在两项基础职能之余,还支撑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和重要数据目录清单等的制定,以及和一些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相关的研究和探索工作。
丁睿表示,服务中心还将探索对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撑临港新片区与新加坡、新西兰、智利、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数据流动、电子票据、数字身份互认、区块链对接等合作,研究对接跨境数据流动认证机制。
为百余家企业提供数据跨境咨询服务
今年5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及清单配套操作指南对外公布。首批一般数据清单包含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等三个领域,着力解决企业数据跨境流动典型场景中需求最为迫切的问题。
记者获悉,自上述操作指南发布后,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已累计为上百家企业提供了咨询服务。
今年6月,服务中心牵头组建一家跨国车企的备案服务交流群,考虑到企业的内部合规和时间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特别是在存证技术链路上,团队成员们经过密切详细沟通,提出了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并最终确定企业改动最小、管理最轻量化的存证方案。后经过与企业开展模拟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多轮压测,确保满足了企业对服务等级协议的要求。
对于企业的申报材料,服务中心团队也进行了多轮沟通对接。比如联合申报的委托证明材料、业务场景描述、出境数据范围的描述等等,经过服务中心的辅导,企业通过系统提交申报材料后,一次性通过审核了,目前备案已完成并下发备案通知书。
据介绍,后续临港新片区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市场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数据清单,持续更新迭代已发布的清单。而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也将持续对新片区探索数据跨境管理新模式、构建数据流通的顶层制度体系,起到支持和“桥梁”作用,为企业营造安全有序、便捷高效的数据跨境生态迈出新的一步。
头图为服务中心团队成员正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