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上海数据交易所作为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核心抓手,正以其卓越的成就引领着这场变革。11月25日,记者从2024数据资产管理峰会上获悉,2024年上海数交所预计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40亿元,累计挂牌数据产品数超4000个,为企业对接金融服务授信金额超过5亿元。
创新引领挖掘数据潜力
上海数交所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数字上,更体现在其对数据要素市场的创新引领上。通过发布“一项规范,六项指引”,上海数交所规范了资产交易主体与交易功能,为数据资产交易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这一制度体系的建立,不仅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化发展,也为数据资产的流通和交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全国首发的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框架下,上海数交所联合多家机构,推动了市场规范化发展。这一框架涵盖了数据流通交易的全生命周期,为数据产品与数据资产的流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释放了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
其中,上海数交所发布的U235框架,探索了数据要素创新的新范式,构建了数据基础设施。这一框架联通了真实世界和数据世界,基于SwiftLink管理平台核心架构实现数据上链、收益上链、资产上链,提升了资产的真实性、透明性、流动性、经济性和共识性。通过这一框架,上海数交所创新了“数据资产壳DAS”服务体系和“多链同轨AMC”机制,为数据要素创新应用探索了新路径。
峰会上,一批数据要素创新成果集中发布。在众多的案例中,马路葡萄的创新实践尤为引人注目。这家企业通过上海数交所的平台,成功将数据转化为资产,实现了数据的商业价值。马路葡萄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葡萄种植,通过精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进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这一案例不仅展示了数据资产化的巨大潜力,也为传统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数据资产化价值不断增长
数据资产的市场价值正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在全球数据交易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708亿美元的背景下,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的强劲增长势头尤为引人注目。预计到2030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159亿元人民币,这一预测不仅基于数据的增长,更基于专家的深入分析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在2024数据资产管理峰会上,多位专家对数据资产的市场价值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指出:“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石,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他强调了数据资产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数据资产化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数据资产的价值:“数据产业是一个长潮,因为它会连绵不断地发展;长潮下是高潮不断。”朱民先生的言论不仅肯定了数据资产的市场价值,更强调了数据在全球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峰会上,上海数交所基于两万多条交易数据,发布了《2024数据产品100强榜单》,覆盖了十大应用场景。这一榜单不仅揭示了高热度数据产品的特征,也分析了数据交易市场的发展四大趋势。作为全国首个测算数据产品热度的榜单,《2024数据产品100强榜单》具有极强的市场示范效应和行业引领作用,对企业战略、投资决策、市场竞争、产品创新和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头图为峰会现场,劳动报记者陈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