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金融监管局、上海证监局、上海市委金融办、临港管委会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要在更深层次、在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上海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打造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区、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产融结合创新示范区、金融服务集聚第三极。
上海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陶昌盛在做政策解读时表示,《实施方案》共包括六大部分,提出了50条措施,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领域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加大金融制度创新,打造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区方面,包括对接国际高标准规则的创新措施6条,如试点放宽非居民并购贷款限制;深化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的措施4条,如探索金租SPV与其母公司共享外债额度;配套建立风险管控能力措施2条,如建设新片区金融风险监测系统,开展金融监管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共治。
在加快金融双向开放,打造高端资源配置新高地方面,包括依托重大平台建设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措施3条,如加快打造国际再保险功能区等;坚持“引进来”,吸引更多外资机构和资金的措施3条,如支持外资公司设立金融科技公司等;聚焦“走出去”,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措施4条,如大力发展航运金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打造产融结合创新示范区方面,包括健全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机制的措施4条,如市场化运作临港科创投资基金,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和保障方式的措施5条,如进一步拓展金融租赁SPV租赁物范围;降低中小企业综合成本的措施5条,如深化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贷款试点。
在大力发展营商环境,打造金融服务集聚第三极方面,包括聚集机构“引得进”措施4条,如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聚焦人才“留得住”的措施2条,如鼓励开展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创新;聚焦生态“筑得好”的措施5条,如加快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发展等。
头图为2024滴水湖新兴金融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