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化学深耕上海十五年:本土化布局驱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宁 发布时间:2025-05-22 15:28

摘要: 在上海市政府日前开展的“总部面对面”走访活动中,记者随团探访了罗姆化学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一体化生产基地及亚洲技术中心。

在上海市政府日前开展的“总部面对面”走访活动中,记者随团探访了罗姆化学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一体化生产基地及亚洲技术中心。作为全球甲基丙烯酸酯化学品领域的领军企业,罗姆自2009年在沪建立首个生产基地以来,历经十五年本土化深耕,已形成从上游原料生产到下游创新研发的全产业链布局。此次走访聚焦其在上海的战略投入与市场实践,揭示跨国企业如何以技术落地与供应链整合融入中国化工产业升级浪潮。


罗姆化学,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词,但一定听说过“亚克力”这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亚克力的发明者,正是罗姆公司创始人、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托·罗姆博士。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德国化学品生产商,2009年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投产了甲基丙烯酸酯一体化生产设施,发展十多年来,年产能达到10万吨,如今,上海街头每4辆汽车,就有一辆的车灯使用了罗姆公司的材料。


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大,单个汽车尾灯所需的宝克力材料也逐渐增多,贯穿式尾灯越来越普遍,所以我们这块业务一直保持着约两位数的增长,对整个亚洲区域乃至全球的业务增长贡献很大。”罗姆甲基丙烯酸树脂亚洲负责人李德军表示,由于本地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上海化工区增资扩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料工厂,2023年10月已建成投产。“目前,罗姆在亚洲区域的销售额占到集团整体的30%,中国市场乃至整个亚洲市场对我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一直在研究评估扩大在中国的产能,其他事业部也有计划追加投资。”


在生产布局之外,罗姆对上海的技术投入同样瞩目。2021年至2022年,其亚洲技术中心一期、二期相继在上海化学工业区INNOGREEN园区投入使用。这座1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配置了分析、聚合、配方及宝克力研发实验室,聚焦从原料到应用技术的全链条创新。例如针对中国市场对高透光率、耐候性PMMA的需求,技术中心可快速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将产品从概念到落地的周期缩短40%,成为罗姆贴近本土客户的“创新引擎”。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开展30余项本土研发项目,有力支撑了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灯具、智能家居显示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尽管中国甲基丙烯酸酯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挑战,罗姆仍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巩固竞争优势。未来三年,企业计划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6%,重点布局光学级PMMA、生物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前沿领域。“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领先,在高端市场保持30%以上的占有率。”罗姆上海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上海的产业集群优势,深化与本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的创新闭环。


头图为罗姆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工厂,受访企业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蝉联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

上海今年将大力优化产业营商环境,...

从 “消费品跨境” 向 “工业品...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