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6个月上海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8%,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于玘珺 发布时间:2025-07-24 17:17

摘要: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

7月24日,笔者自上海市税务局获悉,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9%、28.4%和25.2%,本市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凭借先进技术、国际化布局及政策红利,公司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海博隆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玲珑表示,作为一家以气力输送成套设计、研发及生产装配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企业,博隆技术上半年业绩亮眼,出口业务表现突出,今年1—6月,博隆技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净利润预计超2.2亿元,同比增长超123.09 %。“借助‘一带一路’政策机遇,我们积极承揽大型海外项目,加速拓展出口业务,截至2025年6月末,在手海外订单金额已超6亿元。”张玲珑说。


新兴动能持续发力,先进制造业在关键领域持续突破,深度融入民生与产业发展。手机“碰一下”支付、高端酒类防伪、新能源车的车身控制系统和舒适系统……这些遍布生活与产业场景的应用中,随处可见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国产芯片。据了解,复旦微电子近年来每年研发投入都超过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约30%。在持续攻坚背后,税收优惠政策始终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复旦微电子作为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公司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达到1.8亿元。”复旦微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卫说,“我们将政策红利持续投入到研发活动中,锚定具有高自主、高可靠性、高技术壁垒的关键芯片赛道,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中国芯产品。”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8.8%。其中,全市优势领域增势强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8.4%,企业采购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4.7%。工业机器人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和52.7%。


人工智能是上海着力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模速空间” 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自2023年9月在徐汇滨江揭牌以来,现已入驻企业超200家,辐射带动全区聚集大模型企业超600家,累计推动50个备案大模型落地,形成覆盖算力、基模、垂类应用的全产业链,有力推动上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上海税务也将“科创税立方”宣传服务品牌的线下办税延伸点开进了“模速空间”,组建专家团队从纳税申报、政策享受、风险提醒等方面为入驻企业全程护航,并聚焦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经营特点和人员结构,就上市注意要点、股权转让事宜、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等进行专场宣讲辅导。


依托毗邻“模速空间”的税源管理所,打造的“五分钟”涉税缴费服务圈,并与“模速空间”共同打造税收共治点,通过最新一代的智慧自助办税终端,大模型企业和员工可以足不出楼办理日常涉税事项。


头图来源:图虫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82亿元!税惠东风助力科技创新...

新政落地“满月”,上海离境退税销...

上海税务为企业编织合规经营安全网...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