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5日,2025年全国生态日上海主场活动在世博文化公园温室花园举行。活动中正式发布《上海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目录及示范工程清单(2025年版)》遴选出的42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以及9项示范工程。
其中,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涉及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示范工程包括闸电东海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建设、西岑科创中心体育中心新建工程等项目。
2025年全国生态日上海主场活动在世博文化公园温室花园举行,市民游客正在温室花园参观。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影
据介绍,当前,上海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带动绿色低碳技术突破和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发展。如上海电力在行业内率先开展兼容燃煤+燃机烟气的CCUS技术示范,已累计捕集二氧化碳超14万吨;老港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已完成建设,促进垃圾焚烧后相关废弃物循环利用。
与此同时,上海正按照“能建尽建”原则推进各领域 “光伏+”专项行动,光伏装机达546万千瓦,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谋划布局绿色燃料体系。
截至今年6月,上海在工业领域围绕新能源汽车、氢能、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建筑领域累计推进绿色建筑4.37亿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1700万平方米;交通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180万辆,推广规模居全球城市第一,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105万个、换电站254座。
上海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也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同时着力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新建绿地1020公顷,绿道229.77公里。
不仅如此,上海还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使其逐步成为碳中和思想交流、技术对接和产业合作的重要权威平台。支持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链主企业联盟(CN100),推动链主企业制订一套广泛认可的供应链减碳管理规则,实现供应链协同转型。
市民游客在温室花园拍照打卡。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影
此外,2025年全国生态日上海主场活动现场,还开设了绿色低碳市集摊位。无污染无土种植、低碳桌游互动游戏、气候教育科普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置,吸引了不少市民参与,也让节能环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头图为外国友人在温室花园参观。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