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正以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实践,推动元宇宙技术从概念走向实体经济。日前,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上海已形成覆盖核心元器件、基础工具到应用场景的完整元宇宙产业链,集聚XR终端制造企业20余家,光学模组、空间计算芯片等核心元器件产能占全国40%以上,带动产业链上下游800余家企业协同创新。
在产业生态加速构建的同时,标准体系建设同步推进。日前,上海市元宇宙技术与应用评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专家会议在浦东召开。该委员会于2025年5月17日正式组建,经多轮遴选公示,全国学术、产业、标准化等五个领域的65位专家已正式入库,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讨论了《元宇宙成果分类及价值潜力评价规范》标准草案,为产业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元宇宙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尤为亮眼。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上海市首批元宇宙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成果单位,构建起“一基地、三中心、一平台”的数字职教矩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学院对新能源汽车发动机、护理模拟病房等实训场景进行高精度建模,汽车系学生可借助云端交互模拟电池拆装与故障诊断,护理系学生能在虚拟病房反复练习急救护理等操作,有效规避实体实训的高风险问题。
依托“5G+XR”技术,学院打造了跨专业教学场景矩阵。智能汽车服务系学生佩戴AR眼镜即可看到汽车内部结构的虚拟标注与拆装指引;数字创意系研创中心支持VR团队协同创作,师生共同开发的数字人“小意”成为教学融合的生动载体。实训管理平台通过分析操作时长、错误次数等数据生成个性化报告,实现“学训考”一体化延伸。该模式不仅助力师生在多项教学赛事中获奖,还作为“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 每年接待超1500人次体验,相关成果获评2024年上海市典型案例。
在体育与文旅领域,元宇宙应用同样成效显著。“前滩东体元宇宙-元上东体”项目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沉浸式体育空间,用户可化身数字分身探索场馆,参与虚拟健身积累积分兑换商圈消费折扣,已联合八大商圈带动近万张消费券核销,成为“体育+元宇宙”的标杆应用。东方明珠“∞无限境”VR过山车则通过UWB空间定位等技术实现虚实同步,改造后年营收同比增长43%,人数增幅达72.4%,成为文旅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实践。
市经信委表示,元评委接下来将重点研制共性基础、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三类标准,建立“技术指标+应用效能+安全合规”三维评价体系,支撑《上海市元宇宙标准体系》实施。随着标准完善与场景深化,上海正以“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的发展路径,推动元宇宙技术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头图为“汽车实训系统” ,劳动报记者颜筱依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