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罗永浩“吐槽”西贝“太难吃”“全是预制菜”的话题冲上热搜。双方几轮“对垒”,各抒己见。“什么是预制菜”成争议焦点,而“推动预制菜透明化”成关键议题。
记者探访西贝大宁店后厨(视频)。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事件梳理:
罗永浩说“又贵又难吃”
日前,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发博吐槽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西贝。
罗永浩表示: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对此,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公开回应称,西贝的门店100%没有预制菜,预加工不是预制菜,预制是提前加工,而预制菜是提前把它做成成品。按照国家规定,西贝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第一回合“你来我往”后,西贝方面公布“罗永浩菜单”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作业指导书”。
尔后,西贝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作为西贝的老客人,首先感谢罗永浩前来西贝就餐,并为西贝提出意见、建议。但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罗永浩对西贝的不实指责及不当用语,我们坚决反对,绝不姑息。”
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处则对媒体表示,罗永浩发布微博后,公司复盘了一个晚上,想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觉得罗永浩用“恶心”形容西贝,感觉有点被砸牌子了,挺受伤的,超出了普通消费者行为,之后将起诉罗永浩。
9月12日晚8点30分,罗永浩在抖音、B站、微博等平台开启直播,对近日与餐饮品牌西贝的争议作出回应。该场直播一分钟在线人数破10万,再度引发广泛社会关注。
罗永浩方面表示,其诉求并非打击西贝,而是希望借此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记者探访:
部分食材设“超长保质期”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事件发生后,西贝方面已将全国门店后厨对外开放,称消费者可以看任何一道菜的制作过程。随后,记者来到就近的西贝大宁店一探究竟。
“不论是消费者或是媒体,都可到门店来进行探访。需要出示健康证明,如未拿健康证,则需要填写表格确认健康后,可以预约进入后厨参观。”西贝大宁店店长张维通告诉劳动报记者,事件发生后对门店生意影响不小,周五晚市客流量减少一半,热闹的双休日也少有人就餐。
记者扫码填表后,被要求戴上一次性的帽子和穿上白外套。当天临近中午时分,店内还设有一场亲子活动,店长还向记者出示了当日早晨店内制作完成的牛骨菜品。
店方展示刚制作的牛骨菜品。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面对顾客桌椅的开放式厨房,正在制作虾仁蒸蛋、烤鸭、烤羊肉串等菜品。店长称每只烤鸭的现烤时间约为40分钟,前方还摆放着刚刚制作完成的荷包蛋,有厨师正在往鸡蛋羹上铺放炒制完毕的虾仁。
后厨设有单独的透明备菜操作间。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再向后厨探访。后厨空间不算太大,设有单独的透明备菜操作间和敞开式的烹饪空间。左侧一位厨师在烹饪炒茄子、后方则有人正在手工包制莜面饺子。该店店长告诉劳动报记者,桌上的排骨是提前加工制作了备用食材。记者注意到,桌上一锅白色汤底疑似是网上存在“预制”争议的高汤,还有胡辣汤等已制作完成。店长还向记者展示了新鲜的鸡蛋和当天尚未清洗的新鲜生菜等蔬菜。
莜面饺子正在制作。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针对网上热议的2年超长保质期西蓝花。店长表示,因为该西蓝花为特选的有机农产品、用于儿童餐的蔬菜部分,选材为特定产地、采摘清洗后通过急冻锁鲜技术保存,保质期确为24个月。不过该店店长也表示,西贝为全国连锁门店、食材统一,对消费者和网络上所反映的争议问题,会一并上报给西贝公司,将尊重消费者建议进行改进。
行业讨论:
“何为预制菜”亟待定义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场“舆论战”是一场“糊涂官司”,原因很简单,究竟什么是预制菜,尚无一个准确的定义。
据悉,由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委,曾于2024年3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这份文件是用于指导各部门工作的,并不是严格的行业规范,对预制菜的定义十分笼统:“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不包括主食类食品,如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披萨等。”
对这段文字进行简化,只要满足以下要求,就算预制菜:不能加防腐剂,只需加热或熟制就可以吃了,不包括主食。
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上海在2023年曾结合上海实际,制定了《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8大类产品类别、生产条件要求、冷链管理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要求等。该方案适用于本市预制菜生产许可条件审查,其所称的“预制菜”,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调味料或食品添加剂等配料,经调制等预处理、熟制或不熟制、包装等工艺制成的,方便消费者或食品生产经营者烹饪或即食的预包装菜肴。
另在《长三角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中,也能查到近似概念的“预制菜”定义。但相关方案、指引中,并未明确涉及餐饮门店后厨生产制作过程。
另据了解,为推动食品产业新赛道高质量发展,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曾向清美集团旗下上海天信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颁发了《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实施后全市首张包含“预制菜”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就“关于预制菜透明化”提案曾做出答复。图片来自网络
而对罗永浩直播中提出“推动预制菜透明化”问题,劳动报记者了解到,2025年4月1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在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80号“关于预制菜透明化”提案,就曾做出答复。
答复中,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曾明确表示“在餐饮环节积极倡导预制菜明示,在部分餐饮企业中先行试点,逐步推进餐厅提升透明度,适时再在全市推广预制菜的明示工作。”
头图:记者探访西贝大宁店后厨。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