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匆匆吃过晚饭,赶回出租屋里换上代驾的头盔和马甲,再随手拿上件外套,刘建就完成了从外卖小哥到代驾师傅的“无缝转换”。晚上7点以后,外卖的单子逐渐变少,于是从6个月前,刘建试着白天跑外卖,晚上则干起了代驾的生意。
9月的一个夜晚,刘建照例坐在了南泉北路和商城路路口的一个石墩上,等待着系统派单。“这里有饭店,有写字楼,生意比只在饭店门口等要好一些。”做了几个月的代驾,刘建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写字楼里的白领累了一天,也有会叫代驾。”和他同样想法的代驾师傅还有好几位,他们还看中了这里设施:不起眼的地方有个长条凳,能避风。“冬天的时候就知道这里有多好了。”
一边刷着抖音,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别的师傅聊着,刘建的眼睛还是时不时地往挂着软件的手机上瞄。做这一行,等待是最熬人的,“夏天的几个月生意最好,外卖和代驾都是。现在天气凉了,好多人都不出来喝酒了,一个晚上也没几个单子。”
刘建昨晚从7点等到凌晨2点,也就做了4单,一共200块钱,虽然感觉不划算,但他还是想再看看,“以前在家里开过饭店,生意难做就都歇了,起码做过这阵,再看看机会吧。”除去等待,刘建说这行最头疼的要数回家了:“近一点的还好说,远一点的只能坐夜宵线了,到家的时候天都快亮了。”
快问快答
1.关于工作时长
从早上10点出门送外卖算起,到第2天凌晨返家,刘建的一天几乎都是在路上度过的。每天晚上熬夜到凌晨,他索性就放弃了外卖的早高峰,“比起来,外卖钱少单子多,代驾则相反,挣的是耗时间的辛苦钱。”
2.关于收入
打着两份工,刘建的收入比不少同行高上一些,“两份工资差不多,加起来每个月到手万把块钱吧。”虽然收入不高,人也干得累,刘建不觉得苦,“和以前做生意时操的心比起来,现在轻松不少。”
3.关于住房和权益保障
在潍坊十村的老公房里和人合租了一间房,1500的房租是刘建每月最大的开销,“房间除了一张单人床,就是一张写字台,那里只是个睡觉的地方,找不到家的感觉”。
4.关于平台和客人
代驾遇到的往往都是喝了酒的客人,没少受委屈,“到目的地不及时、定位不准确都是客人发脾气的理由。有些客人还会发酒疯,不过即使再难,也会确保每位客人平安到家,生活都不容易,希望大家能相互理解,也多一份对他人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