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劳动报社“小记者职业体验营”的横幅再度飘扬于长江畔的“看舰码头”。7月31日,台风刚刚过境上海,“小记者”们就来到拥有一个半世纪历史的江南造船,沉浸式感受中国船舶工业铸就深蓝力量的澎湃心跳。
这是继去年暑假后,劳动报社第二次组织“小记者”参观江南造船。在专业讲解员引导下,“小记者”们首先步入江南造船展示馆。厚重历史与璀璨创新在此交汇,斑驳照片、珍贵船模与尖端影像交织,无声诉说着中国船舶从江河驶向深蓝的壮阔航迹。来自静教院附校的“小记者”康蓝天在采访本上认真记下了江南造船在百年前仿制的毛瑟88步枪的数据,喜爱历史的她还在展示馆里找到不少感兴趣的展品,兴奋地表示今后要多参加“小记者”活动。
深入船厂的腹地后,眼前是让“小记者”屏息的“钢铁森林”——世界最大级别现代化造船基地正全速运转。巨大分段如山耸立,巨轮在巧夺天工的精密协作中渐显雏形。“小记者”们立于庞然船体之下,亲身丈量这份属于大国的工业伟力。特别是看到110米高的龙门吊后,“小记者”们纷纷咋舌,“小记者”翁予明第一时间拿出素描本,把龙门吊的英姿用笔“刻印”下来。
当“小记者”们登上“看舰码头”,看巨轮静卧江涛,钢铁巨鲸的轮廓折射出中国工业的光芒。这一刻,梦想的种子悄然播撒,“小记者”张熠欣道出了大家心声:“感觉船特别高大,和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很震撼,也很自豪。”
“工匠课堂”上,全国劳动模范、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师郭志刚为“小记者”上了一课。他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分享了对劳模精神的深刻感悟。多年来,郭志刚对自己始终高标准严要求,从一名普通的技校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中国船舶集团的首席技师。他坚信,平凡的岗位也能铸就非凡的业绩。他还寄语“小记者”:“青春和梦想不可辜负,用你们的镜头和笔见证、记录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通过职业体验活动,“小记者”不仅在真实的工业脉动中触摸国之重器,还在劳模工匠的言传身教里感悟精进之道,也激发不少同学的写作热情。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小记者”励欣宸不仅全程记录看到的信息,还采访工作人员了解停泊在码头的船舶具体数据,她开心地说之前她参加报社组织的“小记者”活动后,在劳动报上发表了作文,不仅同学们都看到了,连班主任老师也夸她写得好,这次她也要好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