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家庭分工被忽略
周国平说:“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充满琐碎的重复,所以家庭生活是难以入诗的。”
可见所有的家庭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繁杂和琐碎。你会发现我们常常会为了谁洗碗、谁接送孩子上下学这样的琐事而争吵。
请小时工打扫,做的也只是表面的清理,实属治标不治本的无奈之举。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你一定会好奇,那些过得不急不躁,家里看起来赏心悦目、家庭生活过得和谐美满的人,到底有什么秘诀?
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责任划分得越来越具体,然而家庭分工却常常被忽略。
谁都能洗的碗,谁都不想洗;谁都能擦的桌子,谁都不想擦。责任划分不到位,懒惰的情绪、逃避的心理就会占据心头,互相推就,变成了互相埋怨,变成了你不爱我、你不心疼我。
二、家庭分工带来和谐美满
朋友小优是个性格极其火爆的姑娘,谁也没想到她的婚后生活会过得像现在这么好。家里各处都整理得妥妥帖帖、擦洗得干干净净,几乎没有死角,这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家里有熊孩子的住处。
“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我生出了这样的疑问。
小优笑着说:“我们把家里的活儿分分,每人分配任务,各自完成各自的。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家里越来越干净,吵架的次数也少了很多。厨房我负责,做饭洗碗是我的活儿。洗手间老公负责,洗衣服、刷马桶、擦浴室是他的活儿。这样一来,我和他对自己掌管的区域和事物都挺上心,突然之间,厨房和洗手间就变成了家里最干净的地方。儿子凑热闹,后来要走了门口玄关的负责权,结果玄关那儿的杂物再没乱过,鞋子什么的也一直摆放得很整齐。”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分工能减少纷争,你的你做,我的我做,各司其职,皆大欢喜。这样一来,减少了不必要的情感消耗,同时也增加了家庭成员的参与感和责任心。
三、 分工需要探讨和磨合
金星在《掷地有声》这本书中写道:女人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角色,选择、纠结、反反复复,很容易跑错位,自我就在忙忙碌碌的奔走换位中糊里糊涂地丢掉了。
当女人们开始问“家庭和事业究竟能不能兼得”这样问题时,往往已身心俱疲。家庭和事业并不是不可兼得,只是分别于不同的频道。女人心里要有个遥控器,将所有的社会角色——分好频道,待人做事时就把频道调清楚,就不会迷失在杂音里。
分工越明确,越符合自身的情况,你的生活就会过得越游刃有余,越自在轻快。
四、自愿性和灵活性
想让家庭生活保持和谐,夫妻双方都必须清楚哪些是自己必须做的,哪些是需要对方去做的。
两个人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探讨有分歧的地方,让意见达成一致。将家庭分工分解得越细致,慢慢磨合,分歧点也就会渐渐减少,矛盾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和谐的生活跟着就自然形成了。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绝对公平,家庭分工也不是为了实现绝对公平,而是为了寻求某种能够保证家庭和谐的平衡。
心理学博士盖瑞·查普曼说:“没有人喜欢被强迫做任何事。事实上,爱是自由地付出,是不能被要求的。我们可以请求对方什么事,可是绝不可以要求任何事。请求会引导爱,而要求却阻碍了爱的沟通。”
家庭分工毕竟不是法律条款,生硬而急促的处理方式,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强烈不满。在分工之前,首要做的是沟通,要先达成做家庭分工的共识。如果一方拒绝这样的模式,另一方的努力必然是徒劳的。实施家庭分工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奢求一步到位,更不能要求一成不变。
家庭幸福和谐美满是我们常常会许下的愿望,拥有家庭幸福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幸福。让我们都拥有和谐美满的家庭,做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