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蒋,最近老是有不认识的电话打过来,能不能帮我取消了?”吴阿姨焦虑道。“小事情,我教你解决。”上海移动杨浦滨江营业厅厅经理蒋丽萍从口袋里拿出几张卡片,上面用大号字体写了老年用户经常会遇到的手机问题。她指着其中一张“如何屏蔽骚扰电话”的卡片,指导吴阿姨在手机里输入短信“KTFSR”发送到10086,几秒钟时间就解决了一直困扰她的烦心事。吴阿姨笑着说“你们营业厅又多了许多新面孔,就是你还在。这么多年谢谢你了,每次有不懂的都要来麻烦你。”
“用精湛的业务能力和细致的心级服务,赢得客户的心,让他们感到宾至如归,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蒋丽萍说。
1993年参加工作,从横浜桥的报务员、圆明园路厅的账务处理、九江路厅的网点客户经理,再到长阳路营业厅和杨浦滨江营业厅厅经理、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劳模,对蒋丽萍而言,每一个岗位,都是业务技能、服务能力的积淀和传承。她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激励员工奋力拼搏、攻坚克难、勇于创新的“加油站”,培育出了一大批服务优、业务精、肯攻关的优秀人才。
2016年,蒋丽萍劳模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10人团队分为劳模带教组、服务提升组和业务拓展组,分工明确,每年开发一个攻关课题,为分公司培养两名以上骨干人才。蒋丽萍积极分享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总结“稳准恒”工作三字诀、“四季带班法”,带领工作室首创“满意度预处理机制”、“投诉处理三部曲”,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反响很好。
“稳,是点滴累积,稳步发展,代表从优秀到卓越的每一步前行;准,做人要对准道德,做事要找准目标,不急功近利,循序渐进,找到中心点,才能事半功倍;恒,是一种态度,是对每天重复工作的一种毅力和考验,也是销售中努力挖掘潜在价值的恒心,更是年复一年工作中的一种恒定态度。此外,我们推广‘四季带班法’优秀管理经验,通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断发现盲区,解决问题,精进业务,扎实服务,在集团班组长中广为流传与应用。通过优化满意度预处理机制,提升服务效能。”蒋丽萍说,“我们是窗口服务单位,客户的满意度永远是考核的硬指标。我们建立满意度预处理机制,时时提醒员工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让客户带着负面情绪离开,并将营业厅的联系电话告知客户,第一时间为客户处理疑问。还设立了投诉处理三部曲:了解客户需求、适时回访、总结经验,形成良性循环。”
蒋丽萍认为,移动通信是服务业,服务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在业务服务领域大胆创新的同时,工作室还先后输出8位厅经理、7位网格人才和职能骨干,工作室成员获得了公司优秀班组长、优秀员工、优秀共青团员、“互联网+人才”等多项荣誉。
小吴就是工作室孵化出的服务“新星”。2009年,他还是长阳路营业厅的一名新晋营业员,班组长蒋丽萍在业务知识、服务规范等方面亲自带教,并以模拟演练、实战辅导等方式持续提升新员工的能力,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小吴快速成长,从值班经理、北极新星,成长为营业厅班组长。2016年加入工作室后,小吴作为分公司服务质量职能部门成员,与蒋丽萍共同开展营业厅服务提升的课题研究,将她对客服服务、投诉处理的理解和工作方法向分公司所有营业厅班组推广。2020年,小吴成功竞聘为网格长,蒋丽萍作为网格协同班组,配合他协同网格“走出去”,完成“五进”“一跟”的上门服务。
即便去年以来面临疫情防控的特殊形势,工作室仍不断创新,使用直播方式完成产品推荐及人员培养等,大力实施“5G+”计划,聚焦基于规模的价值经营、基于5G高质量发展、提升家庭市场规模和价值,全面提升5G和家庭市场重点业务的销售能力,其带领的营业厅技术骨干在今年5月北区分公司岗位技能大赛中勇夺团体第一。在蒋丽萍劳模精神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团队研发的《凝智聚力打造“互联网+匠才”培育平台》荣获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基层工会调研成果一等奖。
“未来,我们将围绕‘用心沟通优服务、凝智聚力精业务、文化引领聚人心、汇贤培优育人才’的理念,利用好、组织好、维护好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载体,放大劳模效应,实现从劳模‘1人做贡献’到‘1+N人做贡献’的提升,引领全体员工立足岗位,乐于奉献,奋勇前行,持续向客户输出高品质服务,助力上海老百姓体验美好的数字化生活。”蒋丽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