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行公安分局浦锦路派出所民警顾晓芬,有24年党龄,她说自己爱“管闲事”,主动从内勤转岗社区。她通过3000多位居民的微信好友关系,将警民距离拉近至“零”距离。通过“平安联盟”与100余个社区微信群共同发力,顾晓芬所管辖的浦江颐城、颐城尚院、颐城晶寓110警情和案发率连续三年下降,矛盾化解率达到97%。
微信好友大多是辖区居民
已进入高温天,顾晓芬却闲不下来。走访独居老人、回访110报警当事人、入户反诈宣传、对小区和商铺进行安全检查……她认为,社区警务的本质在于人心的贴近与理解。
“亲,在吗?”这是居民朋友在微信里对她常用的开场白。只要自己醒着,顾晓芬都会秒回:“在,有什么需要?”她对手机里的3000余位微信好友一视同仁,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她的辖区居民。
近年来,微信工作群——这个不打烊的“线上警务室”成了她排查风险、化解矛盾的阵地。128个微信群,3000余名微信好友,辐射了一万多名居民群众,而这个数据每天都在增加。
徒弟陈骏婕说,师傅经常带着徒弟们一起下社区,与群众打成一片,让徒弟们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尽全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居民们的“编外女儿”
顾晓芬在“妈妈群”巧妙取证,成功抓获偷钱的窃贼;在“团购群”中第一时间发现非法兜售烟花爆竹线索……她没想到自己还能通过一个“投资群”成了两位老人的“女儿”。
三年前,接到反诈预警的顾晓芬登门对黄阿婆劝阻。老太太拒不配合。但老太太说了句“你和我女儿一样大”,打动了顾晓芬。她耐心剖析辖区真实案例中的相同点,分析诈骗话术的每一个圈套步骤,并重点讲述了多位老人的惨痛经历,一个多小时的苦口婆心果然奏效了。
随着深入沟通,顾晓芬发现老太太因女儿不在身边,缺少陪伴和关怀。顾晓芬领着她去小区打乒乓、跳广场舞,帮助她尽快融入社区,还主动为她承担了很多家务事。老太太时常在微信里和她聊聊天,顺带反映下社区情况,去年黄阿婆老伴多次血透都是顾晓芬接送的。一来二往,她俨然成了老两口的“编外家人”。
还有一件事令顾晓芬很感动,老太太换了新手机后,第一时间跑到居委问“小顾民警”的电话号码。老太太说:“手机里不存顾民警的电话,没有安全感。”
用好“三件宝”
在辖区,顾晓芬有一间“晓芬工作室”,每周固定时间在居委开展矛盾纠纷化解、接待群众咨询求助等工作,获得居民的交口称赞。
工作室畅通了解决矛盾的途径,但社区中常偶遇突发事件。一天深夜,租客小卫向顾晓芬求助。这是一起涉及房东、二房东和租户三方的租金矛盾。顾晓芬当晚就和小卫彻夜长聊,沟通安抚,分析利害。接下来她又会同司法所人民调解员一起倾听二房东难处,寻找突破口;和律所的合作律师及时约谈了房东,进一步确定双方合同的属性。得益于这样的“三所联动”运行机制,一起租赁纠纷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受这件事启发,顾晓芬又组建“晓芬议事会”,积极牵线搭桥,把居民、管理者、服务方聚到一张议事桌上“当面锣对面鼓”地解决矛盾,社区治理效率大大提升。
顾晓芬认为,构建平安和谐的社区,单靠警方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她发起了“晓芬合伙人”计划,邀请社区内外的热心人士、商家、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协同力量。从帮助解决邻里间的日常矛盾,到共同策划实施各类公益项目,再到协助警方开展反诈宣传、隐患排查,“晓芬合伙人”的身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