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婚纱到生活,新时代女性重新定义婚礼的意义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恒杨 发布时间:2024-09-04 10:30

摘要: 新时代女性重新定义婚礼的意义。

在近期播出的单口喜剧综艺节目中,脱口秀女演员小鹿金句“我的婚姻可以失败,但婚礼不可以”上了多个社交平台“热搜”。在讨论中,许多年轻女性表达了相反的看法,她们不愿意为极其注重形式的传统婚礼消耗过多精力,相比之下更愿意注重婚礼外壳下两个人的幸福。


“婚姻能失败但婚礼不能”

许多女性持反对态度


节目中,脱口秀演员小鹿以婚纱造型登场,犀利吐槽道:“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礼是我一个人的项目”“我的婚姻可以失败,但婚礼不可以”……她以自己的婚礼为素材,细数男方在婚礼的不靠谱、筹备婚礼的不作为,以及自己对婚礼的紧张、焦虑、高压状态,同时反思女性对婚礼的重视是否超出了对婚姻本身的期待。在社交平台上,该段视频引发许多女性讨论,激发了大家对传统婚礼意义的重新审视。


不少女性在婚礼中有着高于男性的“紧张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婚礼的日程表——凌晨3点就起床,化妆、拍照、等待接亲、整蛊游戏、跪拜改口……“在忙碌的婚礼上,女生就跟‘工具人’一样,可能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好好地去享受婚礼。”有网友吐槽道。


但在记者的采访中,也有相当多年轻人分享了相反的做法及看法。“每个女孩都梦想一个盛大的婚礼”此类说辞,在现在的时代,已经不被所有女性接受。她们更加自由独立,对婚礼也有更多参与权、主导权,不再将婚礼视为“每个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反而向往轻量化、小而美的婚礼。


选择极简婚礼

重视自我感受


身为女性,哈娜在今年春天选择了一场另类的“极简婚礼”——不用接亲,不要长长的车队,也没有伴郎伴娘,没有新娘父亲交接仪式。


哈娜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看到有的新娘在婚礼上不开心,但为了出片好看,顾及家人和宾客的感受,只能隐忍情绪。婚庆团队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商业化的机制。在这种格式化策划里,新娘是一个被“参观”的对象,她的妆容、衣服和举止被众人检视。新郎则被默认是“工具人”“背景板”,是新娘的陪衬。


她选择极简婚礼,就是对这些现象的挑战。“我的理念里,结婚不是嫁娶,而是互相接受原生家庭祝福后组建一个新家庭。我们的关系彼此平等,我不想用一切‘嫁’‘娶’的形式来限制我们丰富又充实的关系。婚礼对我们来说无非是一场仪式,不需要堵门和游戏,因为他早已通过我心里的重重考验。舍弃接亲、迎亲,这些繁琐的流程,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给到彼此,给到亲人,给远道而来的挚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剔除掉这些陋习的极简婚礼,也是重新审视男女平等的进步体现之一。


追求自由平等的年轻人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极简婚礼,这背后更是体现了大家不再重视面子工程,而是以自我感受为主。当然,也就不再陷入婚礼的消费陷阱之中。


婚礼只有一天

婚姻才是一世


婚礼,不过一场酒宴,宾客散尽,两人依然要面对真实世界。婚礼只是一天的项目,但真实的婚姻却是终生的项目。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放弃对婚礼“完美”的过度追求,而婚姻,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特需门诊专家何燕玲告诉大家,也同样应该保持包容的态度,不应苛求完美。


在上海市总工会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推出的《女职工健康科普系列课程》中,何燕玲在《解锁家庭幸福的密钥: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提到,夫妻关系需要旷日持久的经营。在其中,双方都要有持续的感情投入,还应相互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对方的不同意见和想法。


在这堂课中,何燕玲将婚姻的经营之道深入浅出地道出。但她同时也提到,进入婚姻也要打破不切实际的幻想。“婚姻不是改造彼此,而是彼此主动接纳和适应对方。”何燕玲说到,人际互动方面上有个吸引力法则,我们都倾向于喜欢那些喜欢和欣赏我们的人。因此,要避免按照自己期待的那样去要求对方,更不要企图改造对方。


学着放下对他人的过度期待,放下自己心中的理所当然,所得皆感恩,所缺皆释怀。婚姻这堂课,同样需要包容。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繁花》中女性角色对应的花卉,代...

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掉入“自证陷阱”...

600万人看她表演,还有30多个...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