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微创修复行业引领者,季晓丽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获授权专利146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嘉宝 发布时间:2025-02-04 11:47

摘要: 公司研发产品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入选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继2020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之后,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国家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季晓丽又荣膺2023年度“上海工匠”称号。由其领衔的季晓丽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公司研发技术核心,引领公司持续创新,先后主持市级、区级科技创新项目9项,获得授权专利146项,发表论文8篇,参编标准5部。在团队努力下,公司研发产品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入选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奋战在科研生产第一线


加入力阳以来,季晓丽一直奋战在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带领团队致力于路桥建养“四新技术”研发及普及推广。工作室主要由材料学、工程学、交通规划设计、计算机等学科人才构成,年龄平均32岁,是行业领域经验高度互补的稳定团队。团队通过相关科技创新项目、授权专利,构建了道路固废资源化的新方法新体系,推动道路工程的低资源消耗,在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工作中取得突破,对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团队研发的“输液式微创道路修复技术”主要用于桥梁、公路、市政道路的非开挖快速补强加固,目前该成套技术已经转化为公司核心业务。该技术与传统的翻挖重筑比较,同等面积维修费用节约73%,节省工期88%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充分利用固废,实现公路养护“检查无破损、维修不开挖”,有效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已在长三角一带实现规模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行业创新绿色发展。


此外,季晓丽还带领团队研发出了高架匝道加固治理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高架匝道快速抢修难题,实现匝道仅需封闭3小时进行维修后即可开放交通,目前已成功用于上海市内环高架匝道、S2沪芦高速、徐浦大桥、杨浦大桥、G50高速公路等30个项目。道路拓建工程中新旧车道连接处加固预养护关键技术,解决了道路拓建工程中路基不均匀沉降和整体失稳破坏两大难题,技术成果已成功用于上海市北松公路、泗陈公路等25个改拓建项目。


人才培养助力企业发展


季晓丽的“科研”与“创新”不仅限于她的专业领域,作为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她将党群工作和企业文化、企业发展相融合,激励党员职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工作室作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平台,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工作室制定了企业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编制了研发费用辅助账;设立了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与国内外研究开发机构开展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实施与激励奖励制度,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了科技人员的培养进修、职工技能培训、优秀人才引进,以及人才绩效评价奖励制度。


在工作室带动下,企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季晓丽还带领工作室骨干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城区创建等工作中,通过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结对共建、名誉村主任、对接帮扶等多种形式助力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上海力阳道路加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前已建成“上海研发总部+长三角核心市场+浙江新材料基地”的创新创业平台,助推公司由不盈利的研发型小微企业发展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被财经媒体评为“道路诊断加固第一股”,并连续5年蝉联新三板创新层。


责任编辑:庄从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