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并非女性专利,在男性中死亡率更高!专家呼吁:关爱乳腺也要做到“男女平等”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5-02-18 14:07

摘要: 做到在乳腺癌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男女平等”,才能在全社会筑起乳腺健康的坚实防护墙。

长久以来,乳腺癌常被视为女性的专属疾病。然而就在最近,一项研究结果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男性同样也可能罹患乳腺癌,且死亡率甚至高于女性!一时间,“男性也会生乳腺癌!”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为何男性也会得乳腺癌?男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为何反而高于女性?男性同胞们又该如何爱惜身体,保护好自己的乳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男性乳腺癌患者陷生存困境


乳腺癌可以从乳房的不同部位开始,多数乳腺癌始于将乳汁输送到乳头的导管(导管癌),有些则始于分泌母乳的腺体(小叶癌)。男性也有这些导管和腺体,所以也会罹患乳腺疾病,尽管它们在正常情况下没有功能。


德国巴伐利亚州卫生与食品安全办公室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男性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确诊病例中所占比例极低,不到1%,而女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概率为13.2%,(对男性来说仅为0.1%。)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乳腺癌发病增速已达全球第一,据统计,大约每100个乳腺癌患者中有一个是男性。


尽管发病率极低,男性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却显著高于女性。据统计,在确诊后五年内,女性患者的生存率可以达到80.4%,而男性生存率才只有69.6%。美国癌症学会的数据也显示,预计到2025年,美国将有2800名男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其中510人将死于该疾病,高死亡风险不容忽视。


男性在任何年龄段都可能患乳腺癌,在60至70岁的老年男性中更为常见。相关调查数据也显示,乳腺癌在男性中平均确诊年龄为63.3岁,女性为59.9岁,年龄差也意味着男性患者可能合并更多基础疾病,影响治疗效果。


患乳腺癌,男性更易忽视和羞于启齿


剖析男性乳腺癌死亡率高于女性的原因,首先还在于男性对乳腺癌的普遍认知相较女性更低,部分男性就医意识也更薄弱。生理层面来看,男性乳腺组织本身就少,缺乏定期的乳腺自查意识,因此当肿瘤出现时,往往已经生长为较大体积或已发生转移,确诊的肿瘤分期普遍会比较晚,所以会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此外,心理层面的因素也不容小觑。与女性相比,部分男性即便在得知自己患有乳腺癌后,也可能因为羞于启齿或担心社会偏见选择拖延治疗,从而加剧了病情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除了上述因素外,男性乳腺癌患者的高死亡率还与生理、遗传及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男性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包括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患有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相关的疾病(如肝脏疾病、遗传性疾病克氏综合征等)以及家族中有乳腺癌病史的亲属。此外,BRCA2(BRCA是人体重要的抑癌基因,能有效遏制肿瘤细胞生成)等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增加男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辐射、致癌物、中年肥胖等因素也可能诱发男性乳腺癌的发生,这些因素不仅增加了患病风险,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从而导致死亡率上升。


专家建议:防治水平需要多管齐下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医生韩苗红说,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男性甚至不知道自己也存在患乳腺癌的可能,这其实来自于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同时她提醒,大多数男性其实也不用谈癌色变,发现乳房有异常,首先还应考虑激素失调而非癌症。


但面对较高的男性乳腺癌死亡率,韩医生也表示:防治水平需要多管齐下。她提出四点建议:首先,要加强公众教育,打破性别偏见,让男性认识到乳腺健康的重要性,保持身心健康、避免外源性雌激素摄入、定期乳腺检查也非常必要;其次,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更完善的筛查机制,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此外,医学研究也需加大对男性乳腺癌的关注,开发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积极治疗与综合护理;她指出,一旦确诊为乳腺癌,男性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不可讳疾忌医。


韩苗红坦言,男性乳腺癌患者死亡率偏高也揭示了医学认知盲区带来的严重后果。在医学进步的今天,社会大众更要摈弃这种刻板印象,做到在乳腺癌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男女平等”,才能在全社会筑起乳腺健康的坚实防护墙。


责任编辑:李轶捷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