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杨高公交,有这样一位女线长——丁春华,她将自己三十余载的青春与热情,全部奉献给了公交事业。然而,随着时光飞逝,今年,她即将告别这个她深爱的岗位,正式开启退休生活。
作为目前杨高公交唯一的女线长,丁春华负责451路、浦东101路、浦东16路、周康10路、343(夜宵线)等多条线路的运营管理。自2009年成为线长以来,丁春华几乎每年春节都坚守在岗位上,今年,她在岗位上度过了最后一个春节,
最晚凌晨2点后才能下班
“其实,按以往的经验来看,相比每年的12月31日这一天,大年初一的运营压力还算小一些。”丁春华说。
2024年12月31日,因交通管制,451路将终点站由人民广场黄陂路临时改在老西门,第二天凌晨12点40分最后一班车从老西门发车,丁春华一直等到凌晨2点最后一班车安全进场才回家。
公交的行业里,普遍存在着男多女少的现象,平均每10人中有一名女性,而能从上万人中脱颖而出,担任线长的本就凤毛麟角,更不要说还是一名女线长。丁春华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绽放着独属于女性的“华光异彩”。
由于451路每年到了元旦、国庆、马拉松等特殊节日或国际大型赛事活动,需要配合附近道路临时封闭进行绕改道,丁春华每次都参与现场保障任务,每次都要到第二天的凌晨才能下班。“虽然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些热闹的活动,但每次跨年夜看着游人如织的南京路,我也能感觉到过节的氛围。”
持续8年照顾“特殊乘客”
丁春华1992年进入公交行业,第一份工作就是售票员。“一句‘上车请买票,月卡请出示!’,现在回想起来仍旧是风光无限,从那时起我就对公交充满了热爱。”丁春华说。
从售票、调度、站员、督导,几乎所有一线岗位,丁春华连轴转了一圈,什么苦活累活都抢着干、争第一,让她成为了451路上一条名副其实的真“汉子”。 2008年11月,一名中年女性来到451路调度室寻求帮助,接待她的正是丁春华。原来她的女儿“小国启”不幸患上了重症肌无力,有时连走路都要摔跤。当时,她每天要乘坐451路公交车去上学,单程就要1个多小时,而451路又是周浦最热门的线路之一,哪怕是在周东南路起点站,早高峰段也常常满座。
“那个时候,终点站上车的人很多,而她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站立很长时间。”451路线长丁春华说,“小国启”上车后常常坐不上座位,站一个多小时又太艰难,眼看着孩子不得不因此被迫辍学,“小国启”的家长急得不行,实在没办法只能来车队求助,没想到当日下午,车队就做出承诺——为“小国启”设置“爱心专座”,这一承诺持续了整整坚持了8个年头。
虽然“小国启”已经搬到其它地方居住,但两人还保持着联系。“看到她有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身体状态、精神状态都很好,真为她高兴。”
坚持诚信团结,提升服务品质
2009年,丁春华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机,凭借自己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和群众基础成果脱颖而出,一举竞聘上了451路车队管理员,开始独立管理一个车队。
当时的451路还是有人售票车,43辆营运车,有着200多号职工的大集体,被称为浦东的“小上海”线路。从浦东人口稠密的周康航地区,开往市中心人民广场、南京西路,全长27公里,途经第一八佰伴、豫园、南京路步行街等商业、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地点,乘客的需求度非常高。
丁春华在上任初期就遇到了公交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451路从有人售票改为无人售票,从多级票价变为单一票价,这意味数十名售票员即将面临转岗分流,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好,改为无人售票之日就有可能是这些售票员的失业之日。看到不少售票员还无动于衷,她急人所急,挨个做家访,一有空就拉着他们谈心,终于做通了每个人的思想工作,看着大家都有了合适的去处,她才松下一口气。而对于一些驾驶员因为支援其它线路,担心回来后没有岗位,她也明确承诺,到期都能回来。等支援期限一到,她还不忘提醒大家。
在丁春华看来,做好工作最需要诚信和团结。“团结是我们车队最响亮的牌子,车队班子各成员相互协调帮助,才能把工作做好。”
2015年,451路推出了“无人售票有人服务”的全新服务模式,成为上海首条配备乘务管理员的公交线路,丁春华成为了这些管理员的“领头羊”,车队推出了车门迎送、特殊乘客照顾、到站提示、沿线特色介绍等八项特色服务;同时每个乘务员身上还有一个随身便民包,里面配备了零钱、手机充电宝、晕车药、创口贴、风油精等便民物品……一系列的便民举措都让乘坐451路的乘客倍感“家”一样的温度,451路也首次被评为五星级上海公交品牌线路之一。
“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愿意奉献一辈子。”但面对即将告别度过了30多个春秋的公交一线,丁春华还真有点舍不得。“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对公交是有感情的。”好在自己的孩子也成为一名公交驾驶员,子承母业,让丁春华有了一点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