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年轻女性“薇薇吖”用送外卖五年的积蓄,换来一套45平方米“小家”的故事登上热搜,引发了公众对女性独立购房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传统观念中,“买房”似乎更像是由男性主导的人生任务。然而相关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独立购房女性的比例逐年攀升。她们为何选择独立买房?公众对此的看法又是怎样?记者展开了调查。
购房者:是安全感更是底气
单身女性购房并非个例。此前,一项调查就显示,在2006名受访者中,有84.2%的人感觉近几年身边单身女性购房现象增多。
职场女性眼中,一套房子承载的远不止“居所”的作用。29岁的程序员静静去年落户后便在家长资助下贷款购入了一套“老破小”,她直言不讳:“对我来说,房子让我更有安全感,以后结婚也会更有底气。”30岁在北京买下500万房产的程川则这样描述:“漂泊的生活找到了锚。以前不管我在外面赚多少钱,长辈眼里我都是漂着的状态。”
静静和程川的观点代表了不少独立购房女性的心声。另一项调查显示,74.6%的女性认为婚前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主要动因便包括“有一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地方”“在家庭和婚姻里更加有底气”。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还显示,单身职场女性更青睐具有生活氛围的小公寓,总价不高却能让她们拥有自由空间,买房时,她们普遍还会带有投资意识。静静表示,她周围就有单身女同事想买房并向她咨询过:“我们买房不光可自住,以后还能转租出去,面积不大的小公寓购房时压力不大,将来转手也比较方便。”此外,另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购房动机调查还显示,女性在养老规划上较男性表现得更具前瞻性——为养老买房的女性比例,甚至高出男性18.9%。
围观者:“她购房”引发观念碰撞
“薇薇吖”用送外卖五年的积蓄买房的故事,在网上也引发了热议。
支持者将她的选择视为女性经济独立和财务智慧的典范,质疑者则认为在楼市低迷期购房实属冲动之举。
“买房让女性更有安全感,房子有时比婚姻靠谱”成为热门评论。多位网友指出,经济独立的职场女性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价值。“攒钱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不叫返程,叫回家!”一位网友引用网上金句表达支持。在微博平台,单身女性购房还被视为“独立自信的时代风潮”,有评论赞道:“在这个时代,单身‘女侠们’不再是等待骑士和城堡,而是亲手打造自己的王国。”还有网友从投资角度分析,认为“薇薇吖”的置业决策符合市场规律,“当市场信心低迷时,往往是真正的投资者进场的机会。”一位财经博主如此评论当前单身女性“捡漏买房”现象。
而另一边,质疑声则更聚焦市场风险与经济压力层面。另一位购房女性小张就感受到这种隐性压力——此前,她掏空家里100万积蓄加银行贷款买婚前房,结果现在卖房都不够还银行贷款。多位网友计算出“薇薇吖”五年外卖生涯的收入极限:“按最高收入估算,五年不吃不喝也难攒够首付,这种‘励志故事’可能误导年轻女性盲目效仿。”网友还列举了购房的隐性成本:“资金成本、装修折旧、物业税费、流动性陷阱——买套总价150万的房,持有5年实际成本约200万。现在卖掉只值90万,净亏多少一目了然。”此外,还有一位自称房产中介的网友分析:“单身女性婚前贷款购房可能导致婚恋竞争力下降。男方会考虑婚后要一起还贷,还要养女生父母,毕竟女方家庭已经掏空积蓄。”
记者手记:女性独立浪潮下更应学会理性思考
单身女性独立购房的兴起,不仅是一场经济行为,更是社会进步的缩影。
尤其对许多职场女性而言,房产不仅是“避风港”,还是养老规划和投资智慧的体现。
但不能忽略的是,不论男女老少,购房需权衡风险与收益。专家指出,女性置业也应避免盲目跟风,量力而行——既要肯定其带来的安全感和婚恋底气,也需警惕楼市波动和过度负债的陷阱。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和社会观念变迁,“她购房”或将成为常态,但关键在于培养财务素养,让每个“薇薇吖”的安居梦,既筑就个人王国,又不失理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