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建立后,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设立分部,作为领导各地工人运动的机关。从1922年5月至1923年2月,全国各地的罢工运动普遍展开,斗争相互激荡,高潮迭起。在罢工斗争的同时,各地纷纷成立地区总工会和产业总工会,推动工人运动向纵深发展。党在工会中着重发展党员,培养起一批优秀的工人干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总部旧址。1922年,书记部总部从上海迁往北京。
马克思研究会的会址在北大西斋,取名“亢慕义斋”。此处后来也是中共北方区委和北方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办公处。
——罗章龙《谈谈唐山建党与早期工人运动》
书记部总部由上海迁至北京后的机关刊物:《工人周刊》。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支部宣言》明确指出山东支部的性质和任务,指出山东支部是由山东的一些劳动团体所发起的,是要将各个劳动团体联合起来的总机关。山东支部呼吁那些已经成立的真正劳动团体加入这个书记部,联合起来共同为工人阶级谋利益。
1921年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武汉成立分部,公开领导京汉铁路南段的工人运动。《劳动周报》创刊于1922年末,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的机关报。
《二七工仇》(原件存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1923年2月,京汉铁路总工会,湖北工团联合会驻沪办事处编印。
《京汉工人流血记》(原件存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1923年5月,北京工人周刊社编,京汉铁路驻上海办事处翻印。
1921年8月在广州成立南方分部(后改为广东分部)。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书记谭平山任主任,他在1922年给施存统的信中介绍南方分部工作情况。
安源路矿工会工人学校教职员合影。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在长沙成立。书记部湖南分部领导下的主要工会组织有湖南省工团联合会、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等。第一排右起第一人为陈潭秋,第三排右起第二人为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