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余家著名外企将成立工会联合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0-01-06 08:09

摘要: 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加强服务,实现工会与外企的相互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优化营商环境,对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意义重大。今年1月1日,《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草案)》也同步配套实施,以此确立了新型外商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


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如期举行,市委书记李强在会上强调,优化营商环境要以企业需求为根本导向,以企业集聚度、活跃度、感受度作为衡量标准。响应这一号召,上海市总工会2020年也迈出了重要一步——涵盖百余家高知名度外企的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将成立。以工会联合会这一平台,市总工会将发挥平台中已建会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及条块结合、条条结合、二次覆盖等方式,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加强服务,实现工会与外企的相互促进。


背景回顾


响应服务沟通为筹备讨论20余场


随着群团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级工会组织在推动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和服务会员职工方面,探索出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但是,作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贡献了全市超过1/4GDP和超1/3税收的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以下简称外企)中,外企工会工作与外企发展要求、外企职工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空间。


为此,市总工会围绕服务外企职工、促进外企发展、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等内容开展调研,发现外企对工会的态度是既盼又忧,而外企职工则是需要和期待兼有。响应这些呼声,市总工会拟订方案,经20多余场讨论协调,十二易其稿,筹备成立“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


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在筹备工作中本着“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依法依规,把握法治思维;坚持国际视角,契合外企特点”三大原则,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找准工会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引导职工建功立业。


架构设计


首批百余家会员企业实行联合制、代表制


在上海市总工会推动下,由中智、外服等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工会,以及外企规模集聚、分布广泛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园区工会发起,将共同组建成立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


首批百余家会员企业,按照社会知名度高、发展贡献大、职工人数多的三大标准,由初始发起单位推荐。


之后,在夯实联合会的基础上,联合会遵循自愿结合的原则,凡本市著名外企资源集聚的区、产业、园区、企业均可申请加入。工会联合会成立后,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完成实地实体型著名外企建会率超过70%,组织服务覆盖率超过80%的基本任务。


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履行加强组织建设、协调劳动关系、深化会员服务、推动共同发展等四方面职责。联合会按照联合制、代表制的原则组成,通过实体化运作、办公,切实发挥外企与职工、外企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将建立专、挂职工会干部队伍,培养一支懂外企、善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


主要举措


搭建三大平台推出服务清单


除形成具有中国工会特点、上海地域特色、外企发展特性的外企工会运行机制,扩大工会覆盖面以外,工会联合会也将致力推动著名外企成为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示范者和助推科创中心发展的领跑者。为此,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工会联合会将体现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在服务职工、人才培养等方面亦有配套举措。


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加快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工会枢纽组织的作用,由市总工会牵头,联合市商委等政府部门,将工会联合会搭建成三大平台。一是搭建企业与政府对接对话的平台,建立市、区两级政府和著名外企的联席会议制度。一方面,鼓励外企经营管理者在全面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议题议案。另一方面,围绕外企经营管理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企业发展问题,提供宏观经济形势通报、微观行业政策解读等资源支持;二是搭建企业与工会互信互促的平台,每年定期组织上海著名外企社会责任圆桌会议,发布《上海著名外企社会责任报告》,打造著名外企权威智库品牌。并开展外企经营管理者与工会代表的对话会,积极宣传中国工会;三是搭建企业与职工共识共赢的平台,健全完善由政府有关部门、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和著名外企经管管理者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组织著名外企HRD年会,聚焦著名外企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开展协商共议。


聚焦外企职工需求,推出服务清单。依托工会联合会,打造著名外企发展共同体,形成集群优势和辐射效应。以职工需求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实丰富《上海著名外企工会联合会服务政策清单》。清单包含组建服务、赋能服务、科创服务三大类24个服务项目——


组建服务清单:


市、区两级政府和著名外企联席会议;著名外企社会责任圆桌会议;成果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体系建设。


赋能服务清单:


著名外企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外企工会会员弹性福利包;“四季恋歌”交友计划;爱心妈咪小屋计划;外企职工亲子工作室计划;疗休养计划;公益乐学进外企计划;马拉松赛事;法律服务;外企工会工作者队伍计划;外企工会特色工作项目补贴。


科创服务清单:


外企技术技能人才数据库;职业培训补贴;外企职工职业培训共享空间;外企职工技能培训云平台;职业技能晋级发明专利奖励计划;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劳动竞赛;著名外企科技创新交流联盟。


培训资源平台共享,助推人才建设。未来,工会联合会将着力在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和创新高地的打造,发挥外企和工会彼此的优势。着力打造人才高地。运用著名外企线上培训资源,建设职工培训示范基地,推动外企培训基地的对外开放和整合共享,形成建会企业间培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氛围;着力助推产业高地。瞄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在国家战略发展、创新工程建设中,运用立功竞赛等抓手,激发团队及职工的创新能力;着力构建创新高地。围绕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加快职工创新项目孵化,鼓励职务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深入开展各类创新创效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着力突破关键技术难题。


摄 影:朱擎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中智杯”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

基层工会建设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江苏两家龙头型货运平台企业牵头成...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