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在上海市总工会的领导下,市职工技协组织上海工匠,借助全总“技能强国——产业工人技能学习平台”开设“上海工匠讲堂”线上培训,总点击量73.6万人次。在昨日召开的工匠讲堂专题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首期上海工匠讲堂活动已圆满结束,为谋划好第二期工匠讲堂,市职工技协邀请参与了首期讲堂的上海工匠及其所在区局产业工会领导,既分享经验也对后期的讲堂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课程受阻,市职工技协借助全总“技能强国”平台,组织10名上海工匠,包含大国工匠王曙群、“三清博士”谢邦鹏、从基层成长的一线工人胡振球、宝钢工人发明家王军等,每周三准时上线直播。上半年,上海工匠讲堂直播点击量总计73.6万人次,点赞量65.1万个。从整体来看,观众主要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山东、广东、天津和安徽。
上海航天特级技师王曙群是“上海代表队”首个直播的工匠,他的课程吸引了近9万人观看。现场,他从自己学习模式的转变出发,谈到网络发展带来的知识结构来源的变化,他也希望能够不断扩展网络授课的形式,丰富讲堂呈现形式。
座谈会上,参与了首期讲堂的工匠及其所属工会领导们也纷纷发言。来自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的谢邦鹏从网络课程的“颜值”、“言值”谈起,认为既要做好PPT等视觉内容,也要在说话的技巧和课程的思想内容上精进;闵行区总工会副主席许向东结合所在区开设“闵工学堂”的经验,认为直播的形式契合了今年的特点,他提出,可尝试以短视频的形式讲好工匠故事;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工会副主席金小铭谈到,可以从受众角度在时间、内容、形式上加深策划;来自宝钢的工匠王军则认为,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也能促进合作;东湖集团工会主席胡迎军表示,作为体现上海接待名片的企业,工匠精神是其日常工作要求,直播让更多职工有机会感受工匠精神;顾绣传人钱月芳谈起,直播的形式扩大了传统手艺的传播度;来自金山区的工匠程美华坦言直播也是一次锻炼;上海建工集团工会副主席缪云明建议,可以在工匠的工作场景讲解,增强现场感;上汽集团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朱晞建议可用短视频展现工匠们的绝招;申通地铁的工匠李鹃伟表示,借助这一平台,实现了与外地同行们的技术交流……记者现场发现,很多工匠及工会干部都对网络直播的形式表示了认可,对于未来,“细分领域”、“拍摄短视频”、“增强策划性”等建议是他们普遍关注的。
市总工会副主席周奇为上海工匠们颁发了来自全总的感谢信,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希望强化组织保障,办实工匠讲堂;二是强化思想引领,办活工匠讲堂;三是强化品牌意识,办好工匠讲堂。“我们要充分运用上海工匠讲堂这一抓手,办实、办活、办好工匠讲堂,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