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吴毓颖创新工作室获国防邮电产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命名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2-06-17 17:01

摘要: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吴毓颖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国防邮电产业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

中国国防邮电工会近日命名100个国防邮电产业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其中,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吴毓颖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国防邮电产业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嫦娥奔月、天问落火、北斗导航、雷达探测、箭指苍穹中,都留下了他们不懈奋斗的足迹。


记者了解到,微波组件是雷达的核心产品,需采用高精尖的微组装技术,将比发丝还细的金丝与小如米粒的裸芯片组装在一起。2004年,面对从零开始的T/R组件装配任务,团队先后突破了引线键合、芯片粘贴、共晶焊接等微组装工艺难题,实现了微米级的金丝和纳米级的裸芯片成功装配,为多型号雷达先进制造奠定重要生产基础。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摸索,带着培育航天微组装“国家队”的初心,吴毓颖创新工作室于2012年2月正式成立。


吴毓颖创新工作室成立后,以航天电子系统“芯片系统化,系统芯片化”为己任,采用“345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形成别具一格的“我Wei,我Win”文化,激发成员“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为国家航天核心电子产品小型化提供前沿技术支撑。工作室以上海工匠吴毓颖为领衔人,共有成员30名,成员覆盖老中青三代,他们瞄准科研生产过程中的难点、痛点,超前技术储备,不断研发新品,转化技术成果,先后承担32项国家、集团公司、上海市等研发课题,开展选择性阳极氧化、精密微电铸、厚薄膜混合集成技术等创新研究,获得科研经费支持达1.08亿元,创新技术研制的产品已应用在嫦娥奔月、天问落火、北斗导航、雷达探测等国家重大型号任务。吴毓颖创新工作室在扎实苦干、奋发作为的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人物,进一步提升了航天电子系统产业链的坚韧性、根植性和竞争力。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时节有关爱,健康有保障!宝山开展...

年终特稿|劳模精神进校园“云”上...

舌尖上的美味,食堂里的匠心,“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