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青年与小学生们走进杨怀远家,听劳模讲“小扁担”故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柴一森 发布时间:2022-08-01 17:00

摘要: 比起过去单纯从书本上学,“走近劳模”的形式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又是一年“八一”建军节,和往年相比,今年杨怀远的家里格外热闹。作为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当天,来自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小记者团的成员们与上海客运段“紫薇花”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代表一同探望了全国劳模、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杨怀远,聆听劳模故事,感悟劳模精神。



“感觉劳模就在身边”


虽然已是87岁高龄,但杨老依然精神矍铄,说话风趣幽默,为大家讲述着小扁担精神:“从上世纪60年代初挑到90年代末,为了人民挑扁担,越挑心里越觉甜,万里征途跟党走,肩挑扁担永向前。”


有小朋友问,“为什么当年要在船上挑扁担?”杨老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当时特定的交通环境下,没有别的工具能比扁担更好,轮船上有许多行动不方便的旅客,而灵活的小扁担能解决很多旅客行李运输的问题。”


探望间隙,杨怀远的“爱徒”,同时也是全国劳模、前上海铁路局乘务员何颖,热情地招呼大家到杨老身边来合影。被簇拥在中间的杨老开心地笑了,“哎哟,你们这个热情,跟外面天一样火热。”


铁路青年职工向记者表示,“小时候只是在书本上、电视上看到过杨老,没想到今天能近距离听他讲故事,感触很深。”三年级的曹晨晞说,“以前总觉得劳模离我们很遥远,后来学校请了好多劳模给我们讲故事,又带我们去劳模家参观,现在感觉劳模就在身边。”


和田路小学大队辅导员胡振海告诉记者,这种“走近劳模”的形式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如果单纯从书本上学,孩子很难有直观的感受,甚至会产生一种疏离感。”


据了解,作为“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教育活动”首批与劳模结对的17所学校之一,和田路小学自去年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以“劳模精神进校园”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有“走出去”,带着孩子参观劳模实践教育基地。也有“请进来”,今年3月1日,何颖作为学校的结对劳模,就曾给孩子们讲述过铁路里的劳模故事。



“进校园”活动丰富多彩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在当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去年11月,市总工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等联合开展了“百名劳模进校园与学生结对教育活动”。


作为首批结对学校,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名劳模分别深入市西中学、行知中学、崇明中学、蓬莱路第二小学、和田路小学等全市各区的17所中小学,举行报告讲座、主题班会和访谈交流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同时,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还向全市中小学推出了上海劳模风采主题展、上海工匠馆、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等首批17个“劳模育人实践基地”,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丰富广阔的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即便在疫情期间,劳模精神进校园的脚步也从未停下。不少结对学校纷纷把“授课”搬到了“云上”。例如,松江一中邀请了劳模导师马珏在线上作了“用坚持和尽心铺就美丽平凡路”为主题的讲座;兴陇中学邀请了劳模导师王健康、张燕,与八年级的师生家长相聚“劳模云课堂”,共话青少年的社会责任与家庭担当。

暑假来临,为了进一步深化劳动实践教育,不少学校还开展了以“解锁劳动技能”为主题的活动。比如,和田路小学引导学生在暑假里,围绕“清洁与卫生”“烹饪与营养”“整理与收纳”“防疫与消毒”四大板块要学会一项劳动技能。学校还设立了创造性劳动项目研究,如“怎样快速整理好桌肚”、“不会发臭的抹布”、“走路不会滴水的伞”等一个个极富创造性的“课题”引来学生积极参与。



上海静安创造教育研究院院长、和田路小学校长张军瑾向记者表示,“学校希望围绕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精神,通过劳动知识,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孩子成为拥有创造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近年来,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总工会和市教育系统关工委通力合作,连续7年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成立了上海市劳模文化研究中心,组建劳模文化育人团队,深入挖掘劳模精神的育人价值;创办了劳模讲师团,邀请包起帆、徐虎等60位不同时期的劳模走进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大中小学校言传身教;开设了劳模育人实践基地,组织李斌数控技术创新工作室等20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与高校签约,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提供服务;拓展了劳动教育阵地,推动上海劳模风采馆、上海工匠馆、工人文化宫、劳模工匠学院等向大中小学校开放;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把劳模精神写进教材、融入教学,讲好讲活劳模故事。


摄 影:刘振思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时节有关爱,健康有保障!宝山开展...

年终特稿|劳模精神进校园“云”上...

舌尖上的美味,食堂里的匠心,“锦...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