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金山区正按照“南北转型”战略要求,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构筑“1+4+3”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以新材料、智能装备、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四个重点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金山区作为 “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如何进一步把广大职工的干劲、钻劲、闯劲鼓舞激励起来,构筑与金山转型发展相适应的“鑫工巧匠”“金山工匠”人才培育机制,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数量、结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相适应?
刘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并就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全面部署。发展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金山区始终把人才视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加强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当好金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主力军,努力为转型新发展塑造新形象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更好的智力支持。
一是完善人才选育机制,优化人才结构。精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坚持产教结合、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大力培养本土化、实用型技能人才,将“金山工匠”和“鑫工巧匠”纳入高技能人才培养序列,加快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打造梯次合理、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结构。截至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已达到1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8%,为推动金山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二是健全技能培养体系,提升人才素质。深入开展岗位建功行动,大力推进劳动与技能竞赛,组织开展“争当‘鑫工巧匠’,建功‘两区一堡’”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全领域、全行业培育选拔高技能人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开展技能培训实施办法,鼓励企业开展职工上岗培训、转岗培训、提升培训等。
三是强化正向激励引导,激发人才活力。持续放大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示范引领效应,大力培养选树“上海工匠”“金山工匠”,深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晋升高级技师等工作,全面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新活力,推动形成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的良好氛围。
记者:金山区正如火如荼打造“三个湾区”,活力湾区、美丽湾区、幸福湾区这一崭新的城市形象呼之欲出。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的同时,职工生活品质提升同样重要。未来,金山区如何在就业质量、薪资和福利待遇、社会保障、乡村振兴、身心健康、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下足功夫,让职工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刘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写入标题,并作出全面部署。“三个湾区”建设分别指向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金山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发展的实绩更有“温度”,让惠民的答卷更有“厚度”,聚焦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职工福祉,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着力提升就业质量。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行稳岗纾困八大举措、“十个一”等专项行动。升级打造“鑫工助业”就业服务品牌,开展工会主席送岗、劳模工匠带岗等多种形式的招聘会,打造“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推动供需对接、人尽其才。
二是着力提升生活品质。开展“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培育试点工作,打造具有金山特色的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的职工服务体系。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培育鑫工“艺”时光文化服务品牌,为全区职工配送艺术导览、文艺演出等特色活动。在职工集中、周边医疗设施缺乏的工业园区建立职工健康服务点,让职工就近就便享有健康服务。
三是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加强工会、法院、人社、司法“四方合作”联动,联合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深化预防宣传、法律监督、法律援助、诉前调解等维权举措,依法解决职工群众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领域的侵权问题,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记者:一直以来,金山区总工会深入推进行业工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工会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构建了党建引领、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金山工会工作体系。党的二十大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金山区委如何结合实际,找准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指导金山区总工会在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更多群体中持续扩大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工会服务的覆盖范围,推动金山工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刘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各级工会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广大工会干部是职工群众值得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各级工会组织要强化政治引领,不断完善党建引领、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团结动员全区职工群众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朝着全面推动“三个转型”金山新发展、加快打造“两区一堡”战略新高地、全力塑造“三个湾区”城市新形象的宏伟蓝图砥砺前行。
一是始终在强化政治引领中彰显工会担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做深做细做实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特别是红色工运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拓展“中国梦·金山情·劳动美”主题教育内涵,多形式、立体化组织开展好各类宣传宣讲活动,进一步坚定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始终在深化改革创新中彰显工会价值。巩固拓展群团改革成果,进一步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推进行业工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工会建设,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工会建设,将“活力鑫工会”升级打造为“魅力鑫工会”,不断提高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兼容性和影响力。
三是始终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彰显工会作为。突出主责主业,把竭诚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工会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长效机制,完善以职工满意度为导向的工作评价机制,加强与职工群众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唱响“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帮扶四季歌,打造具有温度的工会服务品牌,全力以赴解决职工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