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与技术管理中心(后简称产技中心)现有职工16人,成员学历以本科、研究生为主,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6人,负责对公司产品的概念方案、技术研究、标准制定、课题研究等进行技术支撑。
BIM技术应用的探索者
产技中心BIM技术应用工作始于2014年,当时,BIM技术在国内尚属新领域,面对首个项目——陆家嘴中心L+mall的商业地下室,班组在研究中摸索,经过2年的应用探索,形成了BIM的模型,对BIM技术在房建项目中的应用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打了下基础。
产技中心总经理沈政告诉记者,在商业地下室项目后,2017年,项目启动了浦东美术馆和前滩中心地标项目,迄今为止依然是班组重要的BIM技术应用成果。“如在浦东美术馆项目中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比如基于管综的结构穿梁洞口的正向设计,比如基于管综和结构梁布置正向设计等,都经过多方案选配后选取,也为未来项目提供了经验。”
近年来,班组在项目过程中不断总结,牵头组织成立了陆家嘴BIM推进组织架构并明确了相关部门及各专业BIM带头人,编制了BIM技术应用推进计划及推进措施等,以此推广BIM技术更广泛的应用。
不断“走出去”磨炼新人才
目前,产技中心对项目BIM技术应用已升级为全过程管理,其管理周期与项目建设周期相匹配,涵盖前期策划、中期管控和后期评估等,平均每个项目耗时3—4年。庞杂的工作量,依托的是班组16名成员的通力合作,也与班组近年来的人才培养息息相关。
在产技中心,人才的培养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不断“走出去”的过程中,磨炼职工技术,培训所需的技术人才。班组针对BIM技术应用的专业工程师进行了专业的技术培训,鼓励他们参加各种BIM技术应用的论坛、技术交流。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职工在不断成长,班组里的BIM专业工程师周磊已成为班组专职BIM技术应用协调人员,统筹协调整个集团公司所有项目BIM技术应用和平台管理工作。
近年来,浦东新区总工会等部门多次开展行业的劳动和技能竞赛,这些区级竞赛,也成为班组“练内功”的绝佳平台。沈政告诉记者,竞赛有利于专业工程师的技术提升和人才培养。“在参赛过程中 ,我们的专业工程师系统梳理了整个集团系统内BIM平台系统和核心技术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各行业BIM技术专家交流,也学习了最新的BIM技术应用场景,拓宽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