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企业看发展 | 老牌国企转型路上如何焕发新活力,上海交建公司由水上岸走出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3-04-09 14:30

摘要: 中交上航局旗下核心企业上海交建公司一步步转型,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头图:上海吴房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


百年前以港航工程起家,如今业务范围涵盖城市运维、水利水电、生态环保、智慧房建等多个领域,一家老牌国企凭着“新意”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里保持前进。中交上航局旗下核心企业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上海交建公司)一步步转型,走出了一条新发展之路。


由水上岸步步转型

业务正在走出去


上海交建公司的前身曾被业界称为“吹填造陆排头兵”,以遍布国内外沿江沿海的工程业绩和资质信誉著称,凭借港航领域的绝对优势,又曾打造出国内最大的铺排船队,一度成为当时国内筑堤市场的“龙头企业”。


随着国内港口逐渐饱和与市场的变化,上海交建率先开启转型探索之路。“新世纪以来,我们的第一个转型期就是由水上岸,依托水路老本行,发挥我们的水工优势,慢慢也完成了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洋山深水港陆域形成、上海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建设这些大工程。”上海交建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温弢介绍,借着水生态起家,积攒工程经验,上海交建逐渐发展为以“大市政”为核心,多业务共生的一体化综合性工程公司,“这是我们的第二个转型期,结合国家战略去部署企业未来的发展,一步步走下来,我们的工作本身也越来越成熟。”


如今,企业项目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职工也分散在各个项目上,甚至远渡重洋,参与建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等吹填项目,将业务拓展到了南美洲、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市场。


企业在海外的项目: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工程


“十四五”目标百亿

绿色生态主旋律


一步一个脚印,上海交建从咸水走到淡水、从沿海走到内陆、从城市走到乡村,温弢表示:“现在我们的发展目标,聚焦环保、市政、港航等核心业务,以环境环保和能源为第一主业。”老牌国企焕发了新生命,上海吴房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上海黄浦江滨江岸线整治、上海奉贤区医养结合项目都成为了上海交建转型的一个个典型成功案例。


环保、市政成为了新主业,职工也在努力转型。生态环保事业部负责人孙柯华见证并参与了上海交建的一步步转型,作为一名交建老员工,他从无到有开创出工程渣土外海侧水运消纳全新体系,为保障浦西中心城区申通地铁等重大工程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上海城市环境净化贡献了上航力量。项目越来越多,目标也更为远大,“十四五”时期,上海交建定下了百亿的经营指标。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吴江元荡慢行桥

洋山深水港项目


以业绩论英雄

企业焕发活力“年轻化”


追溯往昔,上海交建可称发展历史悠久,回看当今,上海交建也一直被称为上航局改革发展的“排头兵”,最初毅然承担了全局转型开拓的先锋重任,这也造就了整个企业的年轻化——从心态到年龄的全员年轻。


目前上海交建的春招也在进行中,完成进度已达到95%,今年累计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40人左右,随着各类型业务的不断开拓,环保、市政、水利等工程专业成为了上航局主要的招聘方向,并根据业务发展适当增加传统港航专业大学生。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部分传统国企只开放应届生招聘的用人方式,多年前,上海交建就将社招大门打开,广纳社会各界人才,温弢认为这也是一家企业在转型时必须面临的人才转型,“我们需要社会人才加入公司,用他们的经验和企业一起成长。”


目前,上海交建在册职工人数近1500人,平均年龄仅33岁,年轻的不止是表面数字,传统企业令人诟病的“资历论”在这里并不存在,“我们的人才导向就是‘以业绩论英雄,英雄不问出处’,就是要让敢于担当作为者得重用、受褒奖。”温弢介绍说,也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成长环境,上海交建里已经走出了多位“90后”、乃至“95后”的项目经理、项目书记,在人才流动率较大的建筑行业里,企业培养他们也留住了他们。


公司本部与项目保持职工轮替、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激励机制、编制全员赋能暨人才攀登计划、积极开展相关教育培训……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成为了企业的“留人秘籍”。此外,企业的转型发展之路也让职工看到了可以期许的未来,去年新入职的职工杜雨昕说:“我们不止是做工程、做项目,也在搞科研、拼技术,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情系女职工 法在你心中”,上海...

中港疏浚公司2022年度职工技术...

切磋球技赛出风格,中交上航局举办...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