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职工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时常受“行动不便无法现场申援”“异地劳务纠纷”等特殊困境限制。记者获悉,针对这些维权困境,静安区总工会借助“随申办”平台,创新地开发了全流程、立体化、一站式 “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平台。职工只要登录“随申办”搜索“静安旗舰店”,通过“工会服务”界面即可一键申请工会法律援助。
职工足不出户即可“一键维权”
静安区总工会全新上线的线上法律援助平台,严格遵循“应援尽援”“异地优援”的原则,让职工维权更加便捷高效,真正打通法律援助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11月22日,贾某与上海某广告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并约定试用期为两个月。2023年1月9日,贾某在试用期届满前,被公司蓄意辞退。贾某来到静安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贾某当场在“随申办”APP上填写了法律援助相关材料,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审核,并指派当班律师予以受理。因恰逢年关,交通拥挤,加之贾某又身处外地,奔波不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本着便民、务实、高效的原则,经贾某同意后,全程由法援律师代为出庭办理。既维护了贾某的合法权益,又减少贾某的车程劳累。最终,贾某在法援律师的帮助下与公司进行了协商,公司支付了拖欠的工资和补偿金。
静安区总工会工作人员介绍:在以往,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当事人持有效身份证件到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面签委托材料,核实当事人身份,确立有效的代理关系等程序。如今,线上法律援助服务上线后,既满足了职工群众足不出户、一键办理的需求,又达到了高效、公开、透明的目的,实现了援助全过程有迹可循、有证可查、有源可溯。
“法援+就业”联动提升满意度
职工法律援助与职工就业息息相关。静安区总工会通过打通“法援+就业”联动服务平台,职工通过一张二维码即可快速填写信息,及时浏览最新、最全的岗位信息,并能实现职位在线申请、网上应聘等。
2012年12月24日,李某入职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5月1日,李某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合同,12月5日,公司以自身经营不善为由,擅自解除与李某劳动合同。2023年1月,李某前往静安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进行法律咨询。在了解相关案情后,工作人员审核了李某的相关信息,并通过“随申办”APP申请法律援助。由于李某与公司发生劳动纠纷,尚处于肄业阶段,可响应援助服务中心开创的“法援+就业”一站式服务要求。工作人员随即让李某通过扫码的方式填写简历、拟应聘岗位等相关信息。
仲裁阶段,静安区总工会职工援助服务中心指派了专业的法援律师出庭协助,全程帮助李某处理与公司的劳务纠纷。李某也如数、如期、如意获得了公司解除合同赔偿。2023年4月,李某通过“法援+就业”联动服务平台,成功入职上海某贸易服务有限公司。
静安区总工会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全力利用内外资源,加大“数智服务”嵌入,充分落实“智慧工会”建设的构想。以互联网为媒介,全力打造线上办事平台,竭力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实实在在地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纾困事、解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