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工匠学院、启动“百千万”培育选树……闵行区践行产业职工“全生命周期服务”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3-09-04 15:40

摘要: 今年以来,闵行区总工会围绕闵行产业职工“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百千万创新型职工”培育选树等一系列活动。

今年9月,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一年度的质量建设月即将启动,同步启动的还有该公司为期2~3个月的职工技能竞赛,获奖者将成为新员工实操的带教师傅,并得到相应的课时津贴。在距离东富龙约10公里的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每年都有职工在“操作工技术学院”入学和毕业,通过系统的培训,实现技能和工资待遇的阶梯晋升……


东富龙、强生制药都是位于闵行区的制造型企业,作为承载了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闵行区,诞生了令上海人自豪而骄傲的“四大金刚”,也涌现出一批批来自一线的产业职工代表。


如今,昔日的荣光尚在眼前,新的使命已经到来。今年以来,闵行区总工会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持续以“强信心、聚合力、促发展”为主题,围绕闵行产业职工“全生命周期服务”,开展“百千万创新型职工”培育选树等一系列活动,打造一支与闵行产业迭代升级相匹配的创新型产业职工队伍,为“闵行打造成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主力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引擎”建设提供坚实的高技能职工人才队伍保障。


相继建成“工匠学院”

打造一批职工继续教育平台


今年8月,“江川工匠学院”揭牌成立,将打造“会主导、学校依托、企业支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围绕研修培训、技能竞赛、创新创造、交流互动四方面开展工匠人才的培养选树,让职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化、生动化,有效赋能“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时间稍稍向前拨动,今年4月,在七宝镇发布的《七宝镇漕宝路&吴中路职工成长发展走廊2023—2025年建设规划》中,也将“七宝工匠学院”罗列其中,学院面向七宝在职职工,邀请市、区级“工匠”指导职工建立工匠型职业思维,聘请专业师资传授技术技能,满足职工职业成长成才内生需求。此外,七宝还将建立首个“劳模领航工作室”,引领中小企业培植工人发明家、创新英才等工匠型人才,设立职工成长发展领航公益项目等。梅陇镇总工会把“梅陇职工技术能手”与闵行区“百千万创新型职工”两项职工培育选树工作相结合,着力打造“三大平台”,即围绕梅陇高质量发展,做实劳动和技能竞赛平台、围绕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优人文关怀平台、围绕激发职工创新创造力,做强创新成果展示平台,绘制了产业职工“全生命周期服务”路径图,推动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


据悉,闵行区总工会特别关注职工的继续教育和发展路径,在两个街镇级工匠学院的基础上,将在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挂牌设立“闵行工匠学院”,并逐步在产业相对集中街镇设立工匠学院,努力把工匠学院打造成为职工技能素质提升、技术创新,协作攻关的综合基地。


不仅如此,闵行区总工会正加强与教育、人社部门协作,推进协同育人实施路径的多样化与特色化,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职工继续教育平台。与教育局、人社局联合制定《闵行区推进新时代职工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共同推进“双元制”继续教育,采用“学分银行”累积学分的方式,将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畅通职工提升学历和技术技能成长通道。围绕闵行产业地图,培育和认定一批区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在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挂牌建立“闵行当代工匠未来视野研学基地”。


组建劳模工匠服务队,开展劳模工匠、优秀教师“双进”活动,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技术服务和公益讲座等形式,分批分次分专业组织服务队深入企业和学校开展“四技服务”。同时,选派职业院校优秀教师进企业进行教育培训,将“车间变课堂”,推动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为破解企业创新发展瓶颈发挥智囊作用,为职工技能提升提供实践教学支撑。


职工创新成果亮相国际发明展

搭建职工创新成果转化平台


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上,各行各业令人耳目一新又极具实用性的发明创作层出不穷。来自闵行的潘阿锁,连续两次荣获展览会金奖,这在他所在的行业也是一个“大新闻”。


让职工的发明创造登上高规格舞台,是闵行区总工会多年来为职工搭建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今年,作为全市两个参展的区总工会之一,闵行区遴选18家企业的69件实物参加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暨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区总工会被展会组委会和上海发明协会评为“优秀组织奖”。两年来,区总工会推荐的职工创新项目,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奖27个、优秀创新奖29个,在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金奖65,银奖44个,铜奖34个。


长期以来,闵行区总工会面向全区、覆盖全企、聚焦全员,充分发挥职工创新创造的主体作用,围绕企业发展和行业需求,以 “五新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载体,开展合理化建议、先进操作(工作)法命名等推广活动,深化职工发明创造、技术革新。举办职工科技节,评选一批创新工作室,通过高技能人才奖励、优秀创新成果评选、选送职工创新成果参加市优秀发明选拔赛、市科技进步奖评选、国际发明展等,推动职工岗位攻关、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型职工访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优秀成果交流展示活动……种种举措,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搭建了平台。


聚焦“十大重点项目”

培育“百千万创新型职工”


在未来五年内,将命名一百名闵行当代工匠、一千名闵行技术标兵、一万名闵行技术能手……近日,闵行区总工会启动的“百千万创新型职工”选树培养活动。


据了解,职工可通过单位推荐、社团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渠道在“闵行区总工会‘百千万创新型职工’服务平台”进行申报。从职工申报到社会公示,各程序性流程都将在平台上操作完成,改变传统申报表格、证书证件等纸版材料逐级提交、汇总报送、审定反馈等做法,为职工和基层工会工作“减负”,为闵行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赋能。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评选设置扫码渠道,实现选树和组建联动。由于选树对象基本条件“一般应为工会会员”,为让优秀的职工都能被纳入百千万创新型职工的“蓄水池”,对于未建会的单位,在职工申报后,设置了“扫码入会”提醒,职工个人可通过扫码加入工会,让职工先行了解工会组织、感受到工会服务。对职工申报相对集中的未建会单位,街镇总工会将根据区域划分及时跟进该单位工会组建工作。


一旦当选闵行当代工匠、闵行技术标兵、闵行技术能手的职工,将获颁发荣誉证书,并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奖励。同时,优先推荐参加上海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闵行区春申金字塔人才计划、闵行领军人才等选树命名活动,并作为市、区创新工作室等培育对象。


围绕“百千万创新型职工”培育选树上,闵行区总工会推出健全产业职工技能形成体系、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开展群众性立功竞赛、探索重点产业和领域竞赛、打造职工教育培训平台、推进“双元制”职工继续教育、创建“闵行工匠学院”、成立“劳模工匠服务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十项重点举措,让更多创新职工涌现,为闵行区、上海市发展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刘振思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健康义诊进园区,松江经开区总工会...

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面对“异况”,骑手们如何应对?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