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图:参赛队伍西北红拉面店展示拉面绝活
红烧肉里融入狮子头与猪蹄,酸甜的茄汁复刻记忆里的上海味道,滑炒鱼片滑嫩美味富含高蛋白,一场别开生面的敬老主题厨艺大赛今天下午在长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赛。
对于典型的老龄化社区长桥街道来说,为老服务向来是街道的一门大功课。饮食要美味,更要营养,还要合老年人的口味,赛场上,大厨们挥动锅铲,一展身手露绝活,打造老年人满意的舌尖味道。
敬老为竞赛主题
“锅光勺影”里烹饪健康美食
在长桥街道,实住老人占到了实住居民的34%,民以食为天,光是社区食堂,长桥街道就足有五家,今天,这五家食堂纷纷派出了自家大厨相约赛场一较高下。
据悉,本次大赛在报名参加的商户中遴选了13支参赛队伍,并根据餐饮企业经营规模与经营模式,将其分成餐饮店组、社区食堂组与酒店组三个类别,五名专家评委与特邀嘉宾评委评选三个组别的“优秀厨艺奖”,居民区退休老书记和现场观众居民担任大众评委,评委“人气奖”。
社区食堂组的比赛项目要求为两道老年营养膳食特色菜,分别为一个大荤、一个小荤,总售价在15元—20元。龙川路社区食堂的菱白炒肉丝备受好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的滑炒鱼片上台后很快被大众评委一扫而空,罗秀社区食堂拿出了招牌菜菌菇胡椒猪肚鸡,与其他厨艺大赛不同,这些参赛作品都格外讲究“家常”与健康,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的厨师长董小龙说,“我们的社区食堂主要是为老年人服务的,鱼片没有刺,肉质又滑嫩,又富含高蛋白,平常在食堂里一直都是畅销菜,所以特意把这道菜拿出来参加比赛。”
经过专家评委从油盐使用量、选用食材、品种搭配、菜品的色、味、形、质感、卫生等方面的综合评判,党群服务中心社区食堂获评组内优秀厨艺奖。
围绕“敬老”主题,其他参赛组别也动足了脑筋,文章酒楼的厨师长陆逵特意做了一道酒楼招牌菜“地主过年”,“这是最正宗的本帮菜了,老人如果单吃红烧肉会觉得很腻,我们就把鸡蛋、狮子头融入进这道菜,平常我们店里的上海老客人都喜欢点这个。”既带来了传统,也融入了创新,文章酒楼的第二道参赛作品“椰蓉火龙果山药”是酒楼计划下阶段推出的新菜品,口感丰富,备受大众评委们欢迎。
何中强现场烹饪中
参赛队伍多为十年老店
舌尖上的长桥老味道
比赛过程中,西北红拉面店将赛场搬到舞台中央,一展拉面绝活,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上海荣昊餐饮有限公司行政总厨何中强现场进行厨艺展示,一道云上东坡醉千层飘香四溢,一道松茸绣球汤展现出神入化的刀工绝技。
何中强与大赛的选手们都很熟悉,他曾在长桥工作了五年,时常发挥厨艺所长为街道老人开展公益服务,“我家就在长桥,这些来参赛的餐饮店也是我平常会光顾的店。”
帆顺餐饮在长桥已经经营了12年,文章酒楼扎根长桥近20年,长桥居民年年光顾的丰裕酒楼也已有十多年,大部分参赛选手都与餐饮店风雨共渡多年,现场的大众评委、居民们也都亲眼见证、陪伴了这些餐饮店的成长,“我碰到好几个店里的老客人,还有些经常来吃的居民要加我微信,方便以后定位子。”帆顺餐饮厨师长李明兵说道。
西北红拉面店老板郑永校在现场频频与居民们打招呼,大家都爱叫他“小郑”,2003年拉面店在长桥开业,20年主打一碗物美价廉的拉面,“我们做生意就讲究一个实在,现在一天要卖1000多碗面条,店里微信收钱的数据显示,84%都是回头客。”郑永校与参赛选手们也基本都认识,比赛既为辖区餐饮企业、商户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是一场长桥大厨们从后厨来到台前的聚会,一起攒口碑、扩人气。
大赛作品
“清和敬老联盟”再招新
15分钟“敬老服务圈”
为了办好这场敬老主题的厨艺大赛,长桥街道总工会筹备许久,“我们对街道罗香路、百色路两条主要商业街的餐饮企业逐一走访,进一步宣传了街道‘清和敬老联盟’项目。”据街道总工会介绍,街道以“为老服务”为切入点,动员社区多元力量,圈出了全新的15分钟“敬老服务圈”,成立了为老服务新模式“清和敬老联盟”,业态涉及餐饮、理发、健康、金融、文化、便民六个方面,其中餐饮服务是老年人最为需要的服务,也是最受欢迎的。去年,帆顺、西北红、丰裕、沙壶村四家餐饮单位因其为社区老年居民提供的暖心服务、亲民优惠及公益精神被评选为“清和敬老”之星。
“清和敬老联盟”再招新,竞赛现场又有10家餐饮店加入。至此,清和敬老联盟单位数合计138家,而餐饮类单位达到41家,占单位总数比例为30%。加入敬老联盟的餐饮单位根据自身经营范围和服务模式,向社区老年人提供送餐到户服务、消费立减、满减打折等优惠活动。
活动现场
此外,活动现场设置了便民摊位,一些定点扶贫企业也来到了现场,农投农业带来了前两天刚生产的新米,备受居民欢迎。本次比赛由徐汇区总工会、长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由长桥街道总工会、长桥社区餐饮行业工会承办。徐汇区总工会副主席屠刚,长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郑凌等领导出席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