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精彩纷呈的庆重阳文艺演出举行,银发合唱团带来女声小组唱。
金秋十月,全国第十四个“敬老月”如期而至。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为主题,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退管办”)精心组织,细致筹划,在敬老月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推向新高潮。
敬老日精彩纷呈
银发族齐聚共庆时光
10月23日,九九重阳节当天,也是全国第11个“老年节”和上海市第36个“敬老日”。由市老龄办、市退管办、长宁区总工会、市医务工会、市老年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大型为老服务活动在中山公园举行。
蓝天白云之下的中山公园呈现一派勃勃生机。清晨八点不到,从全市赶来的众多老年朋友汇聚在此,一年一度的全市为老服务活动,在他们看来更像是一场老友之间的聚会。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终身教授褚仁远正在耐心解答一位老人的眼疾问题。
草坪上,一顶顶蓝色的帐篷下,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云集,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中心区域,市医务工会再次牵头组织了全市三甲医院的医师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义诊服务。25位医生中不乏市劳模、市医务工匠,涉及多个科室,几乎是把一家综合医院的门诊“搬”到了现场。作为劳模团队专家的代表,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终身教授褚仁远尽管已年逾八旬,但每年这样的公益活动,他总是热情参与。面对老人的各种眼疾疑问,他都一一耐心解答。
另一边,便民服务与非遗文化体验同样吸引了众多的参与者。长宁周家桥街道的吴阿姨退休三年,这次大型为老服务活动开在家门口,她说一定要过来“轧闹猛”。吴阿姨和闺蜜半小时内高效率体验了理发、按摩和修鞋三项服务,“很接地气,就像回到了小时候。”而普陀长寿街道的顾大爷则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张自我漫画像,“很像的,一定要好好收藏。”非遗展区的中国结、面塑、编织、剪纸等都为老人们带来了浓厚的文化体验。记者看到,现场还设摊包括法律宣传及援助、老年教育、老年婚姻、金融及电信诈骗防范、互助保障等咨询服务,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贴合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
展示全市退管工作、老龄政策和老年人风采的宣传展板区域令老年朋友频频驻足观看。
在中山公园的另一侧,一场庆祝重阳的文艺盛典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演出吸引了不少酷爱文艺的老年观众驻足欣赏。舞台上,银发艺术团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舞蹈、时尚的服装秀、悠扬的女声小组合唱等精彩节目。而当特邀嘉宾、上影厂的著名女演员赵静为大家带来电影《归心似箭》中的经典插曲《雁南飞》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全场观众为之热烈鼓掌。
敬老月好戏连台
全方位服务退休职工
在整个敬老月,市退管办悉心策划并展开了一系列贴心且实质性的活动,旨在传递关心、关爱与温暖,为退休职工织就一片幸福之网。
夏末之际,市退管办发起“点亮暖心灯,孝老圆心愿”项目,通过深入了解和梳理退休职工的实际需求,为110位特殊困难的老人完成了心愿。同时,敬老月期间,市退管办还进行了“重阳送温情”活动,探访并祝福了众多特殊的老人群体。值得一提的是,截至十月底,市退管办将完成今年创建10个为老服务示范点的目标任务,实现全市16个区示范点的全覆盖创建工作。
2023年沪上重阳节大型为老服务活动在中山公园举行。
在文化层面,市退管办组织了800余名退休职工进行浦江游,共同感受上海的发展与变化。同时,推出的“银龄乐享”公益文化课程为老年人提供了近30门丰富多彩的课程,满足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市退管办还组织了银发宣讲团赴市工人文化宫工匠馆现场宣讲,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十集系列宣传片,进一步传播正能量。
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上海市退休职工大学在敬老月期间推出了六堂“助享智生活”公益课堂,教授老人如何在不同场合使用手机。同时,市退管办通过“退休申活”视频号,开设了两场关于“预防诈骗”和“老年人权益保护”的直播讲座,帮助退休职工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己的权益,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