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之前上交的报表已经审批了!”新海鲨轮政委丁文琪惊喜发现两天前提交的船员帮困申请单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已经通过了,“昨天我还看了一眼办事流程,已经走到领导审批了,估摸着马上就好了,真是比以前快太多了。”
这是上航局中港疏浚公司以数字赋能民主管理工作的小小一例,近年来,上航局中港疏浚公司工会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工作,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事项信息不仅能被看见、被听到,办事流程进度透明化,职工能够监督“我的事儿办到哪一步了”。此外,工会聚合力拉起职工建言献策,鼓励员工小改小革,助力公司深化改革,推动企业民主管理高质量发展。
数字赋能民主实践
职代会提案件件有回应
“我们企业的产业工人,大部分都在船上,上下一次船不容易,为了办事专门来公司可能还要浪费他们的休假时间。”中港疏浚公司作为一家传统央企,办事流程有既定的规范,如何让流程数据“多跑动”,让产业工人“少麻烦”,工会主动拥抱了数字化。
如今,只要是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事项信息,在系统提交后将自动转入“中港疏浚公司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办事进度实现实时更新;职代会提案则由工会工作者“线上”对内容、流程、时效进行督办;困难帮扶、活动申请、组织建设等诸多事项,只需要产业工人在“指尖”进行操作就能办理。
“职工创建提案后,先提交至公司工会,我们收集后送到主办部门收集意见反馈,再到领导意见,最终反馈归档,整个流程在公司系统上都可以清晰看到所有环节。”中港疏浚公司工会副主席王荣丽介绍,系统可以一键交办催办、办理、反馈,全过程直观透明、公开可视,有效提高办理实效。
流程更便捷,提案件件有回应——原本冗长流程的船舶纸质发票设立了报销分类文件夹,财金中心推行就近报销,并对于将单据送回公司报销的计划按照耙吸船、绞吸船、拖轮等类别分类,提高船舶报销效率。安监部对关于船员连体工作服修改了劳防用品发放制度,针对船舶部分岗位适度扩大年度配置量,并对存在的缩水问题集中改进……这些事关船员切身利益的大小事儿都顺着数据线走到了职工反馈的那一栏“满意”。
聚合力拉起职工建言献策
面对面月月谈解决实际问题
职代会解决工会力所能及范围之事,还有些事儿一线职工并不清楚属于企业哪个部门管,但“有问题,找工会”,工会就是职工与企业沟通的窗口,借着公司“面对面月月谈”的形式,工会干部全程跟踪领导与一线职工的交流座谈会,收集职工建议意见及诉求。
“比如分管技术的领导下基层,他可能更了解板块的专业知识,只要能当场回答的问题都会作当场答复解决。”王荣丽举例,“但如果涉及到的是其他领域,我们工会就做好窗口,把问题带回来。”
“航浚4012”轮提出日常物料急需补充问题,现场答复设备部已落实船上所需物料采购及配发;船员提问技能序列S0级的船员能否申请职级评定,不仅现场明确答复可以申请,工会也在座谈会后与人力资源部进行沟通,将政策解答邮箱地址公示给船员。
座谈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既有职级晋升,也有生活困扰。带回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今年来,工会已收集职工建议意见及诉求18项,跟踪督导相关部门办理答复,聚起多部门合力答复职工。“提了问还真能收到答案”,发现面对面月月谈确实能“谈出结果和答案”,职工们建言献策的热情也更加高涨,民主管理工作既扩面又提质。
职工创意走上大舞台
小改小革累计百余件
工程需要频繁抛锚起锚的航浚4018轮上,原本数量偏少的锚链冲洗口通过改进,加装了一个可移动锚链冲洗装置;远在哥伦比亚的航浚6009轮上,当地疏浚土区里杂着大量塑料、塑料瓶、土工布、树木等生活垃圾,通过耙头高压冲水改造使垃圾无法堵住喷嘴;原本一个月要换新144个耙齿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新海牛轮上,通过对废耙齿的打磨焊接再利用,一个月只需消耗36个耙齿……
职工小改小革的智慧
一本《小改小革》手册上,记满了来自各大船舶的基层创想,有些仅靠安装小装置就提高了工程效率,有些经过班组的反复测量攻关试验,研制的小发明用在工程上,每个月能为公司节约一笔经费。
近五年来,中港疏浚累计收集了119项职工小改小革,工会每年收集内容编印成册,这既是为企业决策提供来自一线的智慧,也是鼓励职工行使建议权,汇聚职工智慧,凝聚职工力量。《小改小革》手册已更新至第五代,这些职工创意也走上大舞台,分享小智慧,经过推优曾获评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一项、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三项。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这是我们工会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中港疏浚公司工会主席张小培表示,“也正是认真推行、不断完善、逐步规范民主管理工作,我们建起了今天和谐共赢的局面。”
头图:职工正在使用公司福利平台,通过移动端就可实现网上购买物品、预约体检等多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