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扩大会议)议题解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3-12-07 09:01

摘要: 在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立法保障、政府监管、民主协商等多种手段,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

近年来,随着本市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平台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长。根据市人社局相关数据显示,本市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达约300万人,他们在劳动定额、收入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权益亟须得到有效维护。本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任务举措责任分工表和迎接世界银行新一轮营商环境评估对标改革任务事项清单中,也对做好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实施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提出明确指标要求。


面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劳动报酬、算法优化、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和民主参与等方面的诉求,上海市总工会联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医疗保障局、上海市邮政管理局提出,进一步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机制建设,在总结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立法保障、政府监管、民主协商等多种手段,更好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做好顶层设计,推进机制建设。议题建议,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机制建设,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分析研判平台经济的基础现状和发展态势,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纳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对象界定,厘清本市的具体数量、分布行业、用工主体、从业状况等基础数据,并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数据归口管理及交互共享。


——推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议题建议,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多措并举,推动提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面,推广和完善外省市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本市职工基本养老、职工基本医疗等相关政策,督促企业参加社会保险,鼓励企业引导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扩大职业伤害试点保障覆盖面,推动通过参加职工互助专享保障以及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加快形成多样化、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伤害保障体系。


——联合推动相关立法工作。议题建议,市总工会根据市人大要求,会同及市人社局、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交通委、市邮政管理局等政府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顺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和平台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进一步凝聚共识,推动在本市率先进行地方性立法,推动制定《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协调机制建设的决定》,从立法层面巩固协商协调机制建设已有经验成果,进一步推动协商协调机制向各种类型、业态平台企业全面覆盖,并督促各类协商成果的落地落实,为源头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夯实基础。


——推动建会建制全面覆盖。议题建议由市总工会会同市交通委、市人社局,推动本市有一定规模、未建会的网约车平台企业、汽车租赁公司尽快建立工会,力争2024年新吸纳逾万名网约车司机入会。建议进一步发挥上海交通运输行业协会集装箱分会等的作用,依托临港集卡中心司机之家开展集卡司机入会宣传,力争2024年新吸纳超过5000名集卡司机入会。建议由市总工会会同市交通委、市人社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在网约车司机、集卡司机入会的同时,推动相关行业平台企业同步建立协商协调机制。建议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政府相关部门在快递、网约送餐行业平台企业普遍建立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制度,形成“优化配送时间起算节点”“算法取中”“恶劣天气延长配送时间”“连续接单4小时上线报备小休”等协商成果的基础上,共同推动相关协商成果的落地落实,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及其加盟商、站点,进一步完善进入退出、订单分配、计件单价、抽成比例、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直接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遏制“以罚代管”,指导平台企业建立健全劳动者申诉、调解机制。市总工会在落实建会建制联动的同时,一体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思想引领、维权服务、劳动保护、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等工作。


(本文原标题为《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扩大会议)议题解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 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机制》)


责任编辑:朱兰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023年度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

青浦区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召开,通...

盈浦街道召开2023年度街道办事...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