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总工会界别、教育界别联组学习活动今日走进市工人文化宫,实地参观上海工匠馆并开展座谈交流。市政协常委、总工会界别召集人、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黄红,市政协教育界召集人、科技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丁晓东,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朱慧,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潘旭山,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副召集人、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厚富,市政协教育界副召集人、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江敏参加活动。
座谈围绕“促进产教融合”主题展开。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进6年来,多项举措在上海全面推进、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赋予了产业工人新的使命和任务。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度?工会如何在推动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有效衔接中更好发挥作用?座谈会上,委员们聚焦增强产学研融合的深度,增加技能人才培养的宽度,加速新兴技术的落地等展开深入交流,就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各抒己见。
座谈围绕“促进产教融合”主题展开
黄红表示,联组学习是思想上的交流,也是工作上的推动,希望总工会界别与教育界别更加紧密合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上形成合力。要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推动高校师生走进企业,形成更多教学点、实训基地。要对校企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持续探索,各级工会要充分发挥纽带桥梁作用,连点、成线、扩面,推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再上新台阶。
丁晓东表示,产教融合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交汇点,做深做实产教融合,要坚持系统化推进、一体化考量。要把握产教融合新内涵,通过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进一步打通人才培养链,建立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培养参与企业技术攻关的“双通道”。要发挥人才培养的牵引力作用,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实在为行业和企业破解技术问题、发展难题。
座谈交流前,委员们来到上海工匠馆,跟随讲解员一起走进上海百年工业发展的历史图卷,聆听工匠故事,感悟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