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商船货运,来来往往,每年有超过16亿吨货物从这条黄金水道的咽喉要道上通行,是我国通江达海的重要战略通道。十年来,有这么一群深水航道的挖泥小哥们,他们驻守在一线疏浚挖泥船“长江口01”“长江口02”轮上,担负着清除拦门沙、守住水深线的重担,每年清淤泥沙量高达1100万立方米,力保黄金水道畅通无阻。今年,依托上海市总工会“扫码入会”,“挖泥小哥”们的收获感又有了新的提升。
“以前没加入工会的时候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加入工会了才真正感受到不一样。”上海长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疏浚船管理公司)的劳务派遣工孙某,今年因加入工会获得工会困难帮扶资格,通过上级浦东新区总工会各项的帮扶政策及一系列活动,职工日常生活也有了一定改善,这让他对工会的态度和认知有了很大改善。
多年来,孙某在公司主力施工船舶担任浚工长(船舶水手工种),其子确诊为“先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该病特点为进行性肌萎缩,随着病情加重约在12岁前丧失行走能力,长期吃药维持现状。没入会时,公司已给予相应的帮助,但却因不是正式会员而无法申请上级工会针对困难职工家庭的补助。这件职工事一直牵挂在上海长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旭东心里。
船舶上的水手、机工虽然是劳务派遣工,但其中大部分人在船工作年限很长,不少人还是疏浚挖泥的“技术能手”,是长江口航道维护建设的重要基础力量。长期以来,这些职工存在身份认同、困难职工帮扶、保险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今年结合主题教育,开展”劳务派遣职工入会的调研,大家对于正式加入工会愿望很强烈,有人感觉干一样的工作,但是会员身份有差别,有人感觉是临时工,融入不进公司大家庭,均表达了想加入工会成为正式会员的愿望。”
在推进过程中,考虑到这113名职工分别归属三家不同的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成立相应工会组织仍有难度。为解决难题,公司拜访上级工会、走访有类似情况的兄弟单位学习。由上级工会高东镇总工会推荐,以“扫码入会”形式吸纳劳务派遣工入会。“扫码入会”是上海市总工会为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务派遣工、外包工等职工群体便捷、精准入会而开设的。高东镇总工会为上海长升建立专属“二维码”,指导公司工会学习相关政策。于7月份将劳务派遣职工全部吸纳入公司工会,这得到了劳务派遣职工的一致认可。王旭东告诉记者,“经过我们的集体宣贯,包括会员权益、义务、保障、福利、会费缴纳等,由公司工会统一指导劳务派遣职工扫码入会,并为他们办理工会会员服务卡。”
孙某入会后,由公司工会向上级工会申请,将孙某纳入困难职工家庭,他也成为浦东新区区总各项的帮扶政策及一系列活动“天天记帐”“微心愿”等的受益人。这让他从最初的“无所谓”到后来的“主动认可入会”,他说“我以前觉得工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我也没放在心上。直到现在,我才真正感受到了工会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另一名山东船员张某,曾因住院手术,得益于入会后工会统一购买的“职工互助保险”,8月住院治疗时,除去医保承担部分,自己只支出少量费用,基本没花钱就看好了病。
王旭东坦言,职工“扫码入会”后,也提高了工会的工作效率。此前,劳务派遣工和合同制职工日常管理、服务、财务报销工作由不同部门承担,也存在重复劳动效率低的问题,劳务派遣工入会后,工会引入“一站式服务”的概念提高服务效率,后续将继续从困难职工帮扶、职工疗休养、技能比武等方面开展工作,切实增强“挖泥小哥”们的参与感与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