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9日晚,时钟的时针走过数字11,除夕的钟声已近在耳畔。隧道股份城市运营杨浦大桥项目部经理韩震来到了位于杨浦大桥南端的牵引施救班组。每年除夕晚上来这里看望当晚值班的同事,叮嘱他们注意工作安全,这是韩震担任项目经理以后,坚持多年的传统。
在不到30平米的值班室内,4名班组成员在此待命,他们隶属于项目管理部牵引施救班组,对大桥通道内发生的各类车辆抛锚、事故等进行牵引、施救,确保大桥的行车畅通。韩震告诉记者,牵引人员24小时排班值守,一旦桥面有突发事故,要按规定在2分钟内出车,“牵引施救数据还会同步上传至城市运营智慧运管平台,加强信息互通协作。为应对长假时段可能出现的高峰状况,我们在浦东和浦西上匝道口两个点位安排牵引泊车待命,随时应对桥上可能出现的车辆抛锚等状况。”除夕当晚,韩震比平时多安排了2人驻守。“春节前相较于平时处于车流低谷,但因为天气冷、雾气大等原因,导致事故量增加,按照以往的经验,除夕、初一、初二这几天会有所回升,达到近期的一个高峰。”韩震坦言,事关节日返乡和出行,要做好万全准备。
班长杨文武从事这行已有8年,老家在山东的他前些年总要考虑春节期间是否回家,去年,老婆孩子一起来到上海生活,这让他在值守时少了一些顾虑。“等春节休息时候好好和家里人吃顿饭。”在没有任务的时候,班组成员们会交流交流工作情况,偶尔大家也会刷刷短视频,“我们的工作要求随叫随到,短视频时间短,没有连续性,挺适合我们的。”杨文武平时看喜欢一些家长里短的故事,这类故事容易“拿得起”,一旦有指令,他也能立刻“放得下”,进入战斗状态。
“杨浦大桥东侧,有车辆抛锚……”一旦对讲机里传来这样的指令,他们就要迅速出车,到达现场进行处置。上海的春节还在冬季,有时遇到大型车辆或需要使用小四轮时,整个人要躺在桥面上,体感很不舒适。“大桥下就是黄浦江,桥面温度比室外温度还要低,”韩震告诉记者,做这行不能选择工作的环境和时间,只能期盼天气更好一些。“好在之前连续的降水停了,事故率降低了,大家救援时候条件也好了。”面对这种困扰,杨文武看得很开,“有活肯定要干。”
每年除夕夜值班前,韩震和班组的成员都要在值班室不远处的基地食堂里吃一顿团圆饭,饭后,除了当晚11点的检查外,双方则是各自值守:牵引施救班在值班室值守,从晚上7点至第二天一早7点,韩震则是在基地里和监控值班人员一起值班,作为项目负责人的他,第二天下班的时间要晚上一个半小时。“考虑到夜间值守比较辛苦,我们在值班室也准备了泡面、零食,供班组成员食用。”
在兔年的最后一晚,龙年的第一个清晨,有这么一群人,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在孤独的值班室里默默值守,值班室外的居民楼里,是万家灯火,值班室外桥上的车流里,是归心似箭的人们。而作为道路交通畅通的守护者,在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里,唯愿平安。平安,是送给回家的人们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们新年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