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员工”延伸电力巡检“眼”和“脚”——“AI来了”系列报道之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4-04-24 16:45

摘要: 无人机、监控中心、AI+创新工作室……传统电力检修行业的未来,正在AI的助力下勾勒出全新的蓝图。

刚进公司时,何冰在一次和师兄巡检时想到,河对岸需要巡检的铁塔直线距离只有10米,开车过去耗时耗力,“如果能直接飞过去就好了。”


如今20年过去,何冰当初的假想已成为现实:无人机的应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应用可视化设备的监控中心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何冰本人作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业工程师,带领团队探索无人机、人工智能技术在输电线路运维检修工作中的深度应用,为上海主网5800千米输电线路的日常运维巡检等工作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无人机突破空间限制

显著降低事故发生率


何冰是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的首位博士,他的创新之路要从一架小小的无人机说起。


2015年,超高压公司引入无人机,准备在输电线路巡检中试点应用。何冰一听说,便主动要求学习。随后的几年,何冰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先后实现了喷火清障无人机、激光测距无人机、自主巡视无人机等多种类型无人机在输电线路巡检中的成功应用。2020年8月,何冰牵头成立了上海电网“鹰眼”无人机智巡中心。


对于无人机的应用,超高压公司无人机班组的成员刘龙飞感受最深。2016年进入公司后,刘龙飞是公司首批无人机取证的人员之一,他坦言,早年的无人机受续航时间、体积等原因,应用并不广泛,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的作用开始凸显:飞行能力轻易突破了各种地形限制,变焦技术的进步确保可以观测到销钉级别的故障,甚至可以实现自动识别缺陷、自动拍照及命名等工作……应对这种变化,无人机班组应运而生,班组成员从最初的飞手,也转型接触AI训练工作:为了让无人机的技术越来越“娴熟”,班组成员源源不断提供数据。“现在我们无人机已经可以自动起飞降落,避免了手动飞行水平差异带来的误差。”


记者了解到,随着无人机等“数字员工”的上岗,超高压公司在线路巡检工作由人工向智能化转变,同一条线路保电工作所需人数下降了50%,但线路的事故率也下降了50%。


在何冰看来,无人机的应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升了效率,在应急处置等方面大有可为。但是,由于电池续航等原因,目前无人机巡检仍需要真人搭档。“无人机机巢技术也在发展,未来我们的方向是实现无人机的自主巡检,职工不用去现场即可实现远程控制。”


“千里眼”24小时监视

人从道路奔波中解脱



然而,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管辖的输电线路长达5800余公里,复杂多样的运行环境,仅仅依靠无人机提升运维检修效率显然是不够的。


2021年,何冰提出打造由空中无人机、塔上智能装备和地面人工组成的“空、塔、地”三位一体巡检新模式。第二年,由他负责组建的上海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成立。


在监控中心,精益化巡检系统、无人机智能管控平台、社会化巡检平台,既是“千里眼”,也是“智能大脑”。监控人员不用风吹日晒,而是坐在电脑面前,即可随时获得系统对输电通道环境的实时监测预警,也能接收无人机对设备本体自主巡检的回传信号,从而可以在第一时间识别设备本体缺陷与输电通道内的外破隐患。


“传统巡检依托人力,其实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比如这一处刚巡检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巡检的人员走后线路上挂了风筝、被吊车碰触等,可能就会影响到线路安全。”戈睛天是从输电运行班来到监控中心的一名“老法师”,习惯了在外奔波的日子,对监控中心所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上海是一个人员活动频繁的城市,原先一些夜间施工等活动,如果我们不提前知悉,是没有办法知道的,现在自动探头每隔几分钟监测一次,并随时告警,让我们发现了很多不曾发现的隐患。”


借助“千里眼”和“智能大脑”,以往“漫无目的”的奔波减少了,甚至检修、抢修的工作安排也有效整合,避免了人力的浪费。如今,监控中心每天可以收到2万-3万条告警信息,这些信息经系统筛选和人工核实后,对风险预警和故障状况,将派人员现场处置。“甚至对一些紧急状况,以后还可以就近使用无人机预警,后续再派人员现场处置,避免事故发生。”这几年,超高压公司输电专业有近20名职工退休,但是工作质量不减反增,每年公司能发现500条有效告警。


AI+创新工作室

从模式上勾画未来蓝图


2019年,超高压公司携手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动成立AI+联合创新工作室,包含双方骨干技术人员32人,何冰也是成员之一。工作室正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难题。


作为超高压公司的新一代劳模,何冰对未来的方向很清晰,“我师傅那一代的劳模,他们长期在现场工作,所以他们的创新更多是基于现场,比如对工具的改良。”而如今,电网巡检已成为一项数字化应用程度很高的工种,如何从模式上转变,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是全新的课题。目前,工作室使用多源融合AI技术,从设备覆盖、软件算法和平台建设三方入手,至今已完成密集输电通道可视化监控智慧升级、西虹桥智慧输电示范区建设、特高压复奉直流重要输电通道智慧状态监测改造等项目,已申请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无人机、监控中心、AI+创新工作室……传统电力检修行业的未来,正在AI的助力下勾勒出全新的蓝图。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一站式满足白领职工消费、文化、休...

“上图走进闵行职工书屋、闵行园区...

松江区九亭镇总工会举办2024年...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