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钟能完成人工一天工作量,会用AI就能成漫画家?——“AI来了”系列报道之八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4-05-07 15:52

摘要: 作为行业内较早接触AI工具的一位漫画家,国画专业毕业的马毅对AI画漫画一直抱有开放的态度。

头图为马毅在演示AI制图


你用AI软件生成过画作吗?只需输入简单的文字指令,例如“春天”“樱花树下”“少女”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便能跃然眼前,速度之快,完成度之高,令人咋舌。


前不久,在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去世35年、由他创作的高人气漫画《怪医黑杰克》问世50年之际,一篇由AI帮助创作的《怪医黑杰克》续作亮相,引发热议。此前,在北京电影节的大师班上,张艺谋导演就曾谈及,人工智能将对“专业画师”行业带来冲击。


会用AI就能成为未来的漫画家吗?近日,记者采访了曾参与《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动画《西游记》等制作的法国太阳社出版公司签约漫画家马毅,和他聊聊AI风潮下,他运用AI绘制漫画的体会和感受。


试水AI,“速度快,但也只有快”


作为行业内较早接触AI工具的一位漫画家,国画专业毕业的马毅对AI画漫画一直抱有开放的态度。


聊起最初为何想到用AI创作,马毅表示完全是好奇心驱使。“因为我的漫画基本是在欧洲出版,日常也会和国外同行进行交流互动,当听说AI可以画图,我就跑去网上找相关内容,开始了试水。”马毅说,“也算应了中国一句老话——要对AI‘知己知彼’。”


2020年左右,在当时的Midjourney国外开发平台上,已经有漫画和AI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博主聚集,马毅第一次尝试输入一段文字后,平台几乎是即刻就按照他的要求生成了四幅图画。“感觉AI挺厉害的,速度快!一下子就出图了。”马毅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运用AI创作的“震撼”,但很快冷静下来后马毅细看:“好像也只有快,质量经不起推敲。”


彼时,开发平台还是全免费的,这也方便了马毅进行了下一步探索:“我对关键词再进行了调整,我发现了AI的更多优势,它不仅可以一下子生成4张图,我还可以继续挑选自己觉得适合的进行再次编辑,4张图又能按照命令,一下子生成16张。这个速度,的确是人类无法企及的。”


马毅举例,在传统的商业漫画创作中,任务、场景、勾线、着色、编辑,往往需要4到5个人,但如果将勾线和着色的工作交由AI“代劳”,它几秒钟就能完成人工一整天的工作。马毅也开始为行业担忧:“AI会不会让漫画从业者卷无可卷,只好改行彻底退出了。”


用AI创作,“先从做AI老师开始”


带着这样的疑问,马毅又继续用AI创作探索,这位艺术家,也对如何更好地进行AI创作有了更深认识。


AI“快速”的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却似乎缺少了“人情味”。“AI画图可以模仿风格、表现手法,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是无法画出神韵的。”马毅坦言。


马毅试图剖析这背后的原因,他认为:“因为AI归结到底还是机器,不具备感情分析,是统计学大模型。”马毅说,这也使得目前AI在作图运用中,一些人类眼中常识性的问题,交给AI,就成了啼笑皆非的“难题”:“之前有人用AI画图,生成了6个手指、3张脸的人类,这便是最好的佐证。”


而另一方面,AI如何将人类需求更好地展现,其实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思考和进步的问题。“这也说明我们在用AI画图前,要先从做AI老师开始,把一些漫画家的基础需求,一些习惯笔触等,都‘喂’给AI,只有等到它学会了,才能为我们所用。”马毅表示。


现在,马毅的工具已经从Midjourney平台变成了Stable Diffusion软件,AI生成图画的速度与质量与早几年相比,也有了长足进步,马毅说:“甚至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但工具永远是工具,创意还是得由人来完成。”


直面AI,“生成越快,手绘漫画越值钱”


AI来了,那勾线、着色等漫画工种,是否就真的要消失了?作为20多年的漫画行业从业者,马毅给出的答案却是否定的:“勾线、着色等工种可以从劳动者,变成创作者,创作是AI无法替代的。”


最近,马毅回归最原始手绘创作的次数越来越多,马毅认为,这也是AI给他的一些启示:“AI的出现和迅速升级迭代,会更紧迫地要求我们在版权保护、行业发展上作出回应,在制度建设上作出改变。”


“AI发展,很多漫画创作可以替代人工完成,漫画作者反而在作品打磨上做得少了,作品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就是被AI等工具束缚,人成为奴工。”要想成为顶尖的漫画师,马毅觉得还是离不开基本功:“一个人的职业天花板,取决于基本功。”


马毅向记者透露,不仅有对基本功的忽视,AI带来的版权“隐患”其实也在给漫画行业从业者敲响警钟。在今年手绘生肖创作大赛上,作为评委的马毅就“火眼金睛”地挑出了多幅AI作品。“其实AI创作和手绘,专业人士还是能一眼区别的,没办法蒙混过关的。”马毅说,“我们也在探索,今后会开辟数字绘画比赛通道。”


另一方面,当AI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也将被“投喂”相关版权作品,“现在也可以通过AI给某些版权作品植入代码,阻止或者避免被AI直接拿走生成图片。”马毅笑称:“这或许也是一种‘用魔法打败魔法’吧。”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不到10秒圈出4处错误,让AI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