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下午,在长宁区总工会、长宁区教育工会的共同组织下,愚园路第一小学的30余名师生代表踏上了一段别样的劳动之旅——前往长宁区工人文化宫参观正在举办的“长宁百名工匠展”和“劳动最光荣”主题展。师生们驻足在介绍来自长宁的劳动模范和工匠的展板前,感受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印有“奖”字和“劳动模范”称号的搪瓷杯墙中感受老一辈奋斗的黄金岁月,深化了对劳动的理解与实践。
历时五年,长宁成功选树了百名工匠。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工匠精神”。同学们现场聆听志愿者的讲解,了解他们的奋斗故事,小小的“匠心”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在“劳动最光荣”主题展,现场呈现的1250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各行各业工会发放给工人们的搪瓷杯以及劳模奖章、奖品等老物件深深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师生代表。这些具有浓厚时代印记的老物件无声地讲述着“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的故事,将人们的思绪带回那个见证了劳动者们奋斗的峥嵘岁月,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劳动精神的伟大。
自从1988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设劳动技术教育必修课以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理念已经深入中小学校园。在愚一小学,劳动教育贯穿在了学生培养全过程。“我们目前正在联动所在街道各类资源合作开展中医药特色劳动教育,分门别类地向不同年级学生推出由易到难、呈螺旋上升的劳动教育课程,比如低年级是认识中医药起源,参观中药苗圃;高年级则是制作中药材标本、体验中医按摩等。”愚一小学青年教师吴蓉接受采访时说道。
据悉,接下来,长宁区总工会将继续深入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整合区内劳模工匠资源,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三个精神”贯穿到日常的劳动教育中,逐步实现全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