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为了丰富广大学生的暑期生活,长宁区总工会联合区教育局共同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娄山中学的学生代表走进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健康监督所)“蔡恩茂中小学生健康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生代表走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程少丹关节微创治疗工匠创新工作室”,让学生们与劳模在零距离的交流中感悟“三个精神”,乐享健康生活。
怎样的人才能成为劳模?劳模和工匠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带着这些问题,娄山中学的同学们在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区疾控中心(区卫监所)副主任蔡恩茂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难忘的寻访之旅。在各个实验室前,蔡恩茂向同学们讲解了最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检测原理,同学们在参观中不时向蔡恩茂提问,俨然组成了一幅生动的课堂画卷。“很多场景和实验仪器以前只是听过或者在网上看到过,通过这次寻访终于看到了实物,让我学到了很多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一位学生说道。“希望通过这次寻访活动,能让同学们拓宽视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份实践指导。”蔡恩茂表示。
程少丹关节微创治疗工匠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光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程少丹带领同学们参观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病区中医药文化长廊,了解中医历代名家、中医望闻问切、药食同源等中医药相关知识,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医治疗的实际操作,程少丹还向同学们示范了中医针灸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传承好中医药文化,就要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下中医药文化的种子,提高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与兴趣。”程少丹说道。
据悉,本次活动是长宁区“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在暑期社会实践的拓展延伸,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接下来,长宁区总工会将进一步整合区内劳模工匠资源,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推动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对各级学生开放参观、体验和劳动教育指导,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