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班里乐趣多——上海亲子工作室暑期探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李佳敏,李嘉宝,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4-07-15 09:15

摘要: 今年亲子工作室有何亮点,职工及其子女对此能打出几分?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对此进行了探访。

上海中小学生长达2个月的暑假已拉开序幕。“神兽”出笼,家长发愁,“愁”暑假作业,“愁”没人带娃……面对这一难题,本市各级工会化身《父母爱情》剧中的“德华”,通过举办职工亲子工作室为职工提供各类暑期托育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带娃难题。


今年亲子工作室有何亮点,职工及其子女对此能打出几分?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对此进行了探访。


上海交大“交小苗”暑期成长营开班首日,孩子们陆续入营报到。■受访对象供图


现场直击

爱国教育国学教育安全教育

“开班第一课”亮点纷呈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徐汇两校区965名教职工子女挥手告别爸爸妈妈,背上装满了探索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小书包,正式入营2024年“交小苗”暑期成长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交小苗”们的眼睛里闪烁着专注与认真的光芒,大家一起诵读经典国学,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教室里充满无限的创意与活力。


在繁忙的虹桥枢纽旁,7月8日8时30分,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地面服务部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孩子们面朝国旗,庄严肃立,齐声高唱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课,暑托班每天的第一件事便是举行升国旗仪式。


孩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7月8日,上海电机学院内,由上海机电工会等牵头主办的上海电气集团爱心暑托班,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消防安全演习拉开序幕。孩子们通过消防情景模拟,不仅学习了消防安全知识,还掌握了紧急情况下的正确逃生方法。


同日,在“未来之城”临港,中建八局临港105项目的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子女,在浦东交警的带领下,学交通手势操,体验交警坐骑,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上好“交通安全第一课”。


7月以来,上海各级工会积极回应职工普遍反映的孩子“托育难”问题,以职工亲子工作室为抓手,提供了看护陪伴、学业辅导、趣味课堂、文化拓展、参观实践等职工子女暑期爱心托育服务,承包下孩子们的假期,帮助双职工实现上班、带娃两不误。


东航地服部爱心暑托班的孩子们在上趣味英语口语课。■摄影 李成溪


工会有招

既“托”又“管”还“教”

亲子工作室欢乐“暑”不尽


8年来,上海各级工会累计创办职工亲子工作室近200家,其中超过30家挂牌“全国工会爱心托管班”。记者采访发现,从最初的“托管”到如今的“托育”,各级工会举办的职工亲子工作室不仅聚焦于暑假作业的辅导,更创新性地融入了素质拓展、文体活动等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课程,注重发展孩子的综合素质,并把决定权交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手中,真正做到了“家长送得放心,孩子上得开心”。


亮点一:上哪些课职工和孩子说了算


“我特别怕孩子久坐不动,今年课程能不能多增加一些活动课,最好是能缓解用眼疲劳的趣味运动。”


“没问题,我们马上来协调,每周增加室内健身操、眼保健操、乒乓球托球接力跑等课程。”


这是不久前发生在中国东航地服部爱心暑托班的一段对话。地服部工会女职委主任宋超英说,在中国东航工会女职委的支持和指导下,今年是地服部作为公司的试点单位举办爱心暑托班的第2年。开班至今,工会一直重视收集职工及其子女的意见和建议。“开班前,我们有针对性地发放了400余份包含暑托班上什么课、由谁上课、收多少钱等家长关心问题的问卷调查,从职工的需求出发,广泛听取意见。在推进过程中,地服部工会女职委又组建了以职工家长为主、相关支持部门为辅的项目组,对办班场地、服务机构、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与评审打分,最终形成一套全部由本单位职工家长参与‘定制’的暑托班方案。”


类似的对话还发生在上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会。上送工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夏天,公司工会为职工子女们准备的课程内容丰富,既考虑孩子们的喜好,也聆听职工的呼声。“去年小朋友们反馈很好的烘焙课程和羽毛球活动,我们今年就增加了频次。”与此同时,颇受职工家长好评的,由上海电力医院医生教授讲授的健康安全课,工会今年也及时“安排”上了。


在上海开放大学“开心果”快乐夏令营,孩子们学习制作航模。■摄影 李成溪


亮点二:用足自身资源,让孩子暑假快乐加倍


为了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起劲,中国东航、光明集团、上海开放大学等单位职工亲子工作室可谓动足了脑筋,纷纷结合自身资源,开发出系列保质又保量、有趣又有料的特色课程。


几乎每个孩子都曾幻想过翱翔于蓝天之上,作为东航职工子女,更是从小种下了“航空梦”的种子。今年,地服部工会就特别为小朋友们安排了安检真奇妙、小小行李的旅行、C919国产大飞机的故事、爸爸妈妈职业体验等彰显民航特色的兴趣课程。


植物拓印、果蔬采摘、妙手生花……今年是光明花卉集团旗下上海种业集团亲子工作室成立十周年。光明花卉集团充分发挥协同优势资源,在光明花博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内新成立光明花博邨亲子工作室,推出了包含知识学习、思维训练、体能锻造、品牌感知四大板块在内的特色暑托班服务,致力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成长、在探索中学习。


7月1日至7月12日,为期两周的上海开放大学“开心果”快乐夏令营为学校的教职工子女带去了一场不一样的暑假体验。“孩子们7月1日就放暑假了,但我们学校的老师要在7月12日才能放假,为解决教职工子女看护难题,我们特别试点举办了这次夏令营。”上海开放大学工会副主席姚爱芳说,夏令营课程“五育”并举,上午安排素质拓展,下午安排益智活动及自习,并且充分利用系统内资源优势,邀请校内优秀教师及上海教育电视台优秀编导、主持人为孩子们授课。“我们有的授课老师,自己的孩子就在快乐夏令营里,比如《假期整体阅读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李爱铭。”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包括我的孩子,能突破阅读功利化、学科化的局限,将阅读作为暑期整体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谈及上课初衷,心理学博士、上开大教师李爱铭向记者表示,假期是学习和休闲的过渡阶段,也是自主阅读的好时机。教会孩子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听读和纸质阅读相结合、科学历史和人文等跨学科整体阅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品质。


亮点三:走进父母岗位,体验职业苦乐


爸爸妈妈的岗位是什么样的?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气集团等单位,熟悉或体验爸爸妈妈工作内容也融进了亲子工作室的日常。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整机商和电梯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电气集团在今年的爱心暑托班中精心安排了安全乘梯、风电科普等与集团业务紧密相关的特色课程,让小朋友们在充实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爸爸妈妈们的工作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顶尖的高等院校之一,其硬核的科研力量有目共睹。在今年为期三周的暑期成长营中,一系列科普课程所占比重可谓不少。“智趣机器人”“大国重器科普”“走向太空之路”等课程将带领“交小苗”们深入了解学校大国重器,聚焦前沿的科研特色,从小培养起热爱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交小苗”们也能通过此次暑期成长营,更加了解与熟悉爸爸妈妈的工作,感受交大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荣誉与责任,养成努力学习、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


亮点四:子女反向探亲,好课送进社区


城市建设者们为城市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他们的子女往往留守在家,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对此,在临港105项目,中建八局工会在继续往年开展的夏令营活动之外,首次将暑托班的受益群体扩展到城市建设者,从7月8日开始,为期20天,让“小候鸟”反向探亲与父母团聚,并为他们提供公益性看护服务。“非常感谢中建八局,把我们小朋友从老家接过来,包吃包住包教育,白天我上工的时候,老师和志愿者照顾她,晚上我可以陪伴我女儿,以往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享受这种亲子时光。”电焊工燕含含受访时动情地说。


而在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分公司,职工直接将特色课程“带出工地”,送进小区。前不久,项目工程师韩田翰就为静安区芷江西路社区服务中心的近30名小朋友,上了一堂主题为《大楼是怎么建成的——走近现代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师们》的科普课。韩田翰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孩子们了解了从打基础到建楼顶,一栋大楼是如何拔地而起的。现场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年纪都不大,要把复杂的建筑工程和小朋友讲清楚,并不容易,所以我就用更生活化的语句来描述建筑行业的内容,用他们生活里的人物来替代各个工种,小朋友一下子就明白了。”

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分公司将课程送到社区。■摄影 李佳敏


亲子漫谈

孩子找到了暑假“最佳打卡地”

专家建议实现“家班共育”


“你觉得是在家打游戏、玩手机好,还是来夏令营好呢?”上海开放大学教师刘珊珊告诉记者,当她有一天晚上问自己的儿子,喜不喜欢去单位举办的夏令营时,儿子想也没想就回答道:“当然是夏令营啊,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我不要一个人在家,很无聊的。”


在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分公司准备的手工课上,小朋友们在职工志愿者的讲解带领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搭建起一个个立体建筑模型,在动手中体验建构的乐趣。10岁的小杰参加完这次科普课后,连用三个“有意思”表达了自己对课程的喜爱。小杰的爸爸是建筑相关领域从业者,耳濡目染下,小杰也对建筑也很感兴趣,“这个课程特别吸引我,希望以后暑假还能上更多这样有意思的课。”小杰笑着说道。


对于小朋友来说,参加职工亲子工作室举办的暑托班,既能交朋友,又能学知识,这里成为他们暑假里的“最佳打卡地”。而对于家长来说,“靠谱”“成长”成为暑托班吸引他们的闪光点。


“暑托班是我们中国东航地服党委‘为职工办实事’的项目,亦是我们单位工会负责开办的,暑托班的老师们不但会提前把课程、菜谱等发到群里,还会随时将课上的照片实时发在群里。孩子期待,我们家长也放心。”中国东航地服部职工刘元说。对于职工张晓乐而言,暑托班给她带去的惊喜远不止这些。女儿崔羽曦连续参加了两届暑托班后,“胆量提升了,口才也被锻炼了,去年她还成为结业典礼的主持人呢。”


采访中,家长、孩子对于职工亲子工作室暑托班都给出了“五星好评”,那么,带有“工”字特色的职工亲子工作室今后如何更好“成长”?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学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枫看来,作为工会为职工子女提供的暑期托管班,课程设置要综合其定位和目标、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及主办方的可利用资源等因素加以综合考量,设计阅读观影、科学探究、团体游戏、体育活动、艺术创作、公益劳动等各类课程与活动,更加凸显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撑支持。其次,学生的混龄特点,决定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将有一起学习生活的机会。这就为他们提供了学会相处和培养社会情感能力的教育场景。


因此,亲子工作室的课程设置中也要强化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合作、情感能力的引导。最后,家长不能简单地把孩子往暑托班“一送了之”,而要注重在假期中对孩子的亲子陪伴,与孩子多开展情感交流,形成暑期的“家班共育”。


“无论是暑托班还是亲子工作室,每到暑期都供不应求,反映的是家长旺盛的需求,但学生对暑托班其实也有自己的期待。”王枫说,暑托班怎么办,孩子的意见也很重要。暑托班是假期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有益补充,孩子们最反感的暑托班是“学科学习+暑假作业”的简单组合。因此,暑托班绝不能成为只有学习和辅导作业的“第三学期”,而是要极大地丰富其活动形式和内容,积极借助项目化学习、游戏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教学设计,推动学生开展“玩中学”“做中学”“创中学”,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将孩子们喜闻乐见又带有育人价值的德智体美劳各类活动,充分融入他们的暑假生活,为他们带去一个充实、快乐并能收获自我成长的暑假。


头图为上海交大“交小苗”暑期成长营研学活动现场。■受访对象供图



摄 影:李成溪,李佳敏
责任编辑:李成溪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工会实事录丨志愿服务、劳动教育、...

梦想起航,快乐“童”行——东航地...

聆听劳模故事,体会劳动快乐,在长...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