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个全域低碳、局部近零碳社区封顶,中建二局: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果制胜建筑行业绿色转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佳敏 发布时间:2024-09-04 11:52

摘要: 上海嘉定未来城市项目目前已全区封顶,建成后,它将成为上海首个新建的全域低碳、局部近零碳社区。

湿垃圾就地处理站、智慧充电桩、光伏路灯、全电绿色厨房、节能外窗……许多人梦想中绿色、生态、低碳的宜居家园即将落成!记者从近日举行的中建二局低碳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作为中建二局低碳幸福“好社区”产品的首个落地成果——上海嘉定未来城市项目目前已全区封顶,建成后,它将成为上海首个新建的全域低碳、局部近零碳社区。


建筑既能“发电”又能“省电”,既能“吸收”还能“消化”,居住者获得的是更环保绿色的生态环境,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该项目建设团队负责人苏宪新却说:“致力于不断开拓创新的二局‘铁军’,才是制胜关键。”



理念创新,在书山文海中找“门道”


“我们在项目全区屋顶的40%都设置了光伏,其中,有一半都是近零碳区域。如果按光伏发电量257万千瓦每年来计算,相当于603个三口之家的全年用电量就节约出来了,减碳量更能达到惊人的1080吨每年。”谈及低碳幸福“好社区”,苏宪新先和记者算了笔节能账。


能达到这样的成绩,苏宪新坦言是依赖新型建筑能源系统功劳,而这背后,从设计、施工到运营,他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无疑是贯彻始终的主心骨。苏宪新说:“建设团队提出将‘以健康为核,以绿色、低碳、智慧、活力为芯’的‘一核四芯’理念融入社区肌理,才有了后面一步步地实践、施工和落地。”


在建设之初,新型建筑能源系统的诸多“专业难题”便横亘在了苏宪新和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面前。苏宪新直言:“像什么‘光储直柔’一类的新奇‘名词’,我也是第一次听。”


为了让自己和团队成员尽快跟上“节奏”,苏宪新带领大家突击钻研:一有空就聚在一起讨论网上搜索到的论文和材料,相关书籍更是堆了满满一桌,在书山文海和无数个头脑风暴的日日夜夜后,劳模创新工作室才最终逐步掌握“光储直柔”系统的屋面施工“门道”。


光有“门道”还不行,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未止步于此。在充分考虑光伏面板与屋顶设备、绿化间关系的基础上,苏宪新又带领团队创新采用了彩色光伏T型夹具压块的安装技术。“这项创新技术,让我们能收集到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参数,结合建筑物的其他因素,最终确定光伏建材的规格、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等,安装质量和精度又一次大幅提升了。”苏宪新说。



因地制宜,攻克梅雨季返潮反湿“顽疾”


在上海嘉定未来城市项目上,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结出的硕果,远不止一个。项目配套市集——“春熙集”便是其中之一。步入市集,居民们远远就能瞧见屋面覆盖着特殊的“遮阳伞”——光伏板加金属,以及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地面绿化形成多层次绿化空间,三维生态空间诗意满满,因为全面应用了钢木结构,整个市集几乎找不到“混凝土”的身影。


而在这些成果落地前,对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乃至整个中建二局的建设铁军来讲,它们的名字只有一个——那就是“挑战”。苏宪新用十余年时间,把工作室从最初的几人“小作坊”发展为如今的百余人“创客”群体,再大的“挑战”也不是没遇过,可既然来到南方,苏宪新这个东北汉子考虑得就得更多。


“我见识到了上海‘黄梅天’的厉害,墙壁上都可能冒霉斑!所以,除了光伏发电,市集屋顶还必须有防水、保温和隔热的作用,才能解决梅雨季屋顶经常出现的潮湿及返潮问题。”苏宪新告诉记者。


为此,苏宪新带领工作室创新利用“种植屋面”方式进行设计施工,他解释道:“种植屋面就是在屋面防水层上铺设锯末、蛭石等松散材料并种植植物,筛选透气性能的建材,确保极具生态气息的种植屋面在完美呈现的同时,潮湿及返潮的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通过建筑被动节能与主动节能相结合,我们这个社区年碳排放降了5052吨,整体人均碳排放强度较基准情景下降了32%!”苏宪新骄傲无比。未来,助力建筑行业全面绿色转型,为塑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贡献更大力量,无数个中建二局的建设者们,更时刻准备着。


责任编辑:陈恒杨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护航开学季,中建二局上海分队职工...

“三伏练兵”正当时! 中建二局华...

冰激凌车直接开进项目工地,高温慰...

首页

顶部